桑白皮,桑根白皮,桑皮,白桑皮,桑根皮

康康 阅读:651 2024-10-19 17:17:50 评论:0

  【中药名桑白皮 sangbaipi

  【别名】桑根白皮、桑根皮、桑皮、白桑皮。

  【药用部位】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浅纵裂。幼枝光滑或有毛。单叶,互生,卵形或宽卵形,长6~15厘米,宽5~13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近心形,叶缘具锯齿,有时成不规则的分裂,上面近光滑,下面脉有疏毛,脉腋有簇生毛,叶柄长1.5~3.5厘米,具柔毛,托叶披针形,早落。雌、雄花均成柔荑花序,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花序长1~2.5厘米,雌花花序长0.5~1.2厘米。雄花花被片4,雄蕊与花被片同数且对生,中央具不育雌蕊。雌蕊花被片4,结果时肉质化,常无花柱,柱头2裂,宿存。聚花果(桑椹),长1~2.5厘米,成熟时为黑紫色或白色。花期5月,果期6月。

  【产地分布】多栽培于村旁、田间。分布全国各省。

  【采收加工】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

  【药材性状】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长短宽窄不一,厚1~4毫米。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较平坦,有的残留橙黄色或棕黄色鳞片状粗皮;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韧,纤维性强,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气微,味微甘。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归肺经

  【功效主治】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治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1、《本草求原》:治脚气痹挛,目昏,黄疸,通二便,治尿数。
2、《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麻木。
3、《药性论》:治肺气喘满,水气浮肿,主伤绝,利水道,消水气,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
4、孟诜:入散用,下一切风气水气。
5、《纲目》:泻肺,降气,散血。。
6、《滇南本草》:止肺热咳嗽。
7、《本经》: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
8、《别录》: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疮。

  【应用】用量6~12克,水煎服,或入丸散。用治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药理】具有利尿作用;降低血压,能抑制离体蛙心心肌收缩力和频率。兴奋平滑肌,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成分】主含黄酮类化合物、桑色呋喃、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环桑素、环桑色烯、环桑根皮素、桑黄酮、桑根皮素、桑色烯、桑素等成分。

  【使用禁忌】肺寒无火及风寒咳嗽禁服。

  【药方

1、治卒小便多,消渴:桑根白皮,炙令黄黑,锉,以水煮之令浓,随意饮之;亦可纳少米,勿用盐。(《肘后方》)
2、治糖尿病:桑白皮四钱,枸杞五钱,煎汤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3、治小儿尿灶丹,初从两股起,及脐间,走阴头,皆赤色者:水二升,桑皮(切)二升,煮取汁,浴之。(《千金方》)
4、治坠马拗损:桑白皮五斤。为末,水一升,煎成膏。敷于损处。(《经验后方》)
5、治传染性肝炎:鲜桑白皮二两,白糖适量。水煎,分二次服。(《福建中医药》(3):26,1961)
6、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蜀桑根白皮,阴干捣末,烊胶,以酒和敷肿。(《千金方》)
7、治蜈蚣、蜘蛛毒: 桑白皮捣汁敷立效。(《卫生易简方》)
8、治血脉虚极,发鬓不得润泽 桑根白皮(锉)一斤(升),柏叶适量。上以水三斗淹浸,煮五六沸。沐头,数数为之,发即润泽。(《圣惠方》)
9、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
10、治小便不利,面目浮肿:桑白皮四钱,冬瓜子五钱,葶苈子三钱。煎汤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11、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殷鲜:桑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净刮上黄皮,锉细,入糯米四两,焙干,一处捣为末。每服米饮调下一、二钱。(《经验方》)
12、治产后下血不止:炙桑白皮,煮水饮之。(《肘后方》)
13、治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桑白皮二钱,麻黄、桂枝各一钱五分,苦杏仁十四粒(去皮),细辛、干婪各一钱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163

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
标签:中药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