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虱,鹄虱,鬼虱,北鹤虱,活虱,火虱,天明精实
【中药名】鹤虱 he shi
【别名】鹄虱、鬼虱、北鹤虱。
【药用部位】菊科植物天名精的干燥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密生短柔毛,下部近无毛。叶互生;下部叶片宽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0~15厘米,宽5~8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狭成具翅的叶柄,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或全缘,上面有贴生短毛,下面有短柔毛和腺点,上部叶片渐小,长圆形,无柄。头状花序多数,沿茎枝腋生,有短梗或近无梗,直径6~8毫米,平立或梢下垂;总苞钟状球形,总苞片3层,外层极短,卵形,先端尖,有短柔毛,中层和内层长圆形,先端圆钝,无毛;花黄色,外围的雌花花冠丝状,3~5齿裂;中央的两性花花冠筒状,先端5齿裂。瘦果条形,具细纵条,先端有短喙,有腺点,无冠毛。花期6~8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路旁或草坪上。广布于我国各地。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
【药材性状】本品呈圆柱状,细小,长3~4毫米,直径不及1毫米。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具多数纵棱。一端收缩呈细喙状,先端扩展成灰白色圆环;基部稍尖,有着生痕迹。果皮薄,纤维性,种皮菲薄透明.子叶2,类白色,稍有油性。气特异,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平,味辛、苦。归脾经、胃经。
【功效主治】属驱虫药。杀虫消积。治虫积腹痛。
【应用】 内服:多入丸、散;煎汤,用量5~10克。用于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药理】杀虫;抗惊厥;降温;降压;驱除蛔虫。煎剂或水提液抗菌和抑制中枢作用。本品可作皮肤消毒剂。
【成分】果实含白杨素、芹菜素、木樨草素、山柰酚、天名精内酯酮、鹤虱酮、鹤虱内酯、棕榈酸、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还含挥发油。油中含成分50种左右,主要为8-杜松烯和菖蒲烯,两者共占43.12%。
【使用禁忌】有小毒,孕妇慎用。
【药方】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180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