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棕榈皮,棕榈木皮,棕毛,棕皮,陈老棕,棕板,陈棕皮,棕骨,陈棕

康康 阅读:281 2024-10-31 20:50:56 评论:0

  【中药名棕榈

  【别名棕榈皮,棕榈木皮,棕毛,棕皮,陈老棕,棕板,陈棕皮,棕骨,陈棕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鞘纤维。全年可采,一般多于9~10月间采收其剥下的纤维状鞘片,除去残皮,晒干

  【植物形态棕榈,常绿乔木,高达10m。茎杆圆柱形,粗装挺立,不分枝,径约20cm,残留的褐色纤维状老叶鞘层层包被于茎杆上,脱落后呈环状的节。叶簇生于茎顶,向外展开;叶柄坚硬,长约1m,横切面近三角形,边缘有小齿,基部具褐煞费苦心纤维状叶鞘,新叶柄直立,老叶柄常下垂;叶片近圆扇状,直径60-100cm,具多数皱摺,掌状分裂至中部,有裂片30-50,各裂片先端浅2裂,上面绿色,下面具蜡粉,革质。肉穗花序,自茎顶叶腋抽出,基部具多数大型鞘状苞片,淡黄色,具柔毛。雌雄异株;雄花小,多数,淡黄色,花被6,2轮,宽卵形,雄蕊6,花丝短,分离;雌花花被同雄花,子房上位,密被白柔毛,花柱3裂。核果球形或近肾形,直径约1cm,熟时外果皮灰蓝色,被蜡粉。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产地分布】生于栽培于村边、溪边、田边、丘陵地或山地。长江以南各地多有分布。

  【药材性状苦涩,平。棕榈皮的陈久者,名陈棕皮。商品中有用叶柄部分或废棕绳。将叶柄削去外面纤维,晒干,名为棕骨;废棕绳多取自破旧的棕床,名为陈棕。

  【性味归经入肝、脾二经。

  【功效主治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鞘纤维。治吐血,衄血,便血,血淋,尿血,下痢,血崩,带下,金疮,疥癣。

  【使用禁忌《本草经疏》:暴得吐血,瘀滞方动;暴得崩中,恶霉未竭;湿热下痢初发;肠风带下方炽,悉不宜遽用。即用亦无效。  

药方

1、治血淋不止:棕榈皮,半烧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甚效。(《卫生家宝方》)
2、治水谷痢下:棕榈皮,烧研,水服方寸匕。(《近效方》)
3、治赤白带下,崩漏,胎气久冷,脐腹疼痛:棕毛(烧存性)、蒲黄(炒)各等分。每服三钱。好酒调下,空心食前,日进二服。(《普济方》棕毛散)
4、治小便不通:棕树皮毛,烧灰存性,以水酒调下二钱。(《摄生众妙方》)
5、治妊娠胎动,下血不止,脐腹疼痛:棕榈皮(烧灰),原蚕沙(炒)各一两,阿胶(炙燥)三分。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圣济总录》棕灰散)
6、治高血压:鲜棕榈皮六钱,鲜向日葵花盘二两。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7、治妇人崩中,下血数升,气欲绝:棕桐三两(烧灰),紫参一两,麝香一钱(细研),伏龙肝二两(细研)。上药捣细罗为散,入麝香研令匀,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二钱。(《圣惠方》棕榈散)
8、治血崩:棕榈皮(烧存性,细研如粉)一钱,牡蛎(火煅,研如粉)五分。入麝香少许,拌令匀,空心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9、治肠风泻血:棕榈灰二两,熟艾(捣罗成者)一两。上二昧用熟鸡子两个,同研得所;别炮附子去皮脐,为末,每服用水一盏,附子末一钱,煎敷沸放温,调前药二钱匕,空心食前服。(《圣济总录》棕艾散)
10、治妇人经血不止:棕榈皮(烧灰),柏叶(焙)各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散,酒调下二钱,(《圣济总录,棕榈皮散)
11、治久鼻衄不止:棕榈、刺蓟、桦皮,龙骨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鸡峰普济方》棕榈散)
12、治血崩不止:棕榈皮烧存性,为束,空心淡酒服三钱。(《妇人良方》)
13、治鼻血不止:棕榈灰,随左右吹之。(《简易方论》)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189

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
标签:中药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