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蕲艾,祁艾,大艾叶,艾蒿,五月艾,家艾,艾绒,艾蓬,草蓬,冰台
【中药名】艾叶 aiye
【别名】蕲艾,祁艾,大艾叶,艾蒿,五月艾,家艾,艾绒,艾蓬,草蓬,冰台
【药用部位】菊科植物艾的叶。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5~1.2米。茎直立,密被茸毛,上部分枝。茎中部叶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有柄,羽状分裂,裂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上面深绿色,有腺点和蛛丝状毛,下面被灰白色茸毛;茎顶部叶全缘或3裂。头状花序长约3毫米,直径2~3毫米,排成复总状;总苞卵形,总苞片4~5层,密被白色丝状毛;小花筒状,带红色,雌花长约1毫米,两性花长约2毫米,瘦果椭圆形,长约0.8毫米,无毛。花期7~10月。
【产地分布】艾生于荒地、林缘;有栽培。分布于华北、华东、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
【采收加工】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开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茸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苦、辛。归肝经、脾经、肾经。
【功效主治】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温经止血药。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应用】用量3~9克,水煎服;外用适量,供炙治或熏洗用。主要用治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近年对其药理作用有不少研究,如水浸剂对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增进食欲等作用。艾叶油有镇咳、祛痰、平喘、抑菌、镇静、抗休克等作用。
【药理】具有抗菌作用;能显著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性休克;抑制心肌收缩,抗血凝和高强度抑制血小板聚集;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尚具有利胆、兴奋子宫作用。
【成分】含挥发油0.2%~0.33%,尚含β-谷甾醇、豆甾醇、α-香树脂、β-香树脂、无羁萜、柑橘素、槲皮素与4个桉烷衍生物。另含2-甲基丁醇、艾醇、龙脑、顺式香苇醇、优葛缕酮、α-侧柏烯、甲基丁香油酚、魁蒿内酯等成分。
【使用禁忌】阴虚血热者及宿有失血病者慎用。
【药方】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206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