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骨叶,功劳叶,鸟不宿叶,猫儿刺,枸骨刺,八角茶,老鼠刺,老虎刺,狗青竻,散血丹,八角刺,羊角刺

康康 阅读:115 2025-01-04 15:36:14 评论:0

  【中药名枸骨叶 gouguye

  【别名功劳叶,鸟不宿叶,猫儿刺,枸骨刺,八角茶,老鼠刺,老虎刺,狗青竻,散血丹,八角刺,羊角刺

  【药用部位】冬青科植物枸骨的叶。

  【植物形态】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4米。树皮灰白色,平滑,枝条繁密。叶互生,硬革质,近方形,长4~10厘米,宽1.5~3厘米,一端较宽,有3枚尖硬刺齿,中央的刺齿向下反卷,基部两侧各有刺1~2;老树的叶椭圆形,常无刺或仅叶先端有刺;上面绿色,有光泽;叶柄短。花杂性,簇生于二年生枝上;花萼4裂;花瓣4,黄绿色,基部愈合;雄蕊4枚;子房上位,4~6室。果实球形,鲜红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谷地、溪边杂木林或灌丛中;庭园常有栽培。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类长方形或矩圆状长方形,偶有长卵形,长3~8厘米,宽1.5~4厘米。先端具3枚较大的硬刺齿,顶端1枚常反曲,基部平截或宽楔形,两侧有时各具刺齿1~3枚,边缘稍反卷;长卵圆形叶常无刺。上表面黄绿色或绿褐色,有光泽,下表面灰黄色或灰绿色。叶脉羽状,叶柄较短。革质,硬而厚。气微,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凉,味苦。归肝经肾经

  【功效主治】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平抑肝阳药。补肝肾,养气血,祛风湿。治肺劳咳嗽,劳伤失血,腰膝痿弱,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1、《本经逢原》:治劳伤失血痿软,能调养气血。
2、《广西中药志》:治跌打,洗风湿。
3、《中国药植志》:枝叶:和以亦糖、红枣或乌枣同煎煮,补肝肾,健腰膝。
4、《本草拾遗》:枝叶烧灰,淋取汁,涂白癜风。亦可作稠煎敷之。
5、《本草从新》:生津止渴,用叶代茶甚妙,祛风。

  【应用】用量9~15克,水煎服。用治肺痨咯血、骨蒸潮热、头晕目眩、高血压。

  【药理】有的地区作苦丁茶用,无毒性反应。近年来对其药理作用有一定研究,其中以避孕及抗早孕的研究最为突出。

  【成分】含冬青苷Ⅰ甲酯、冬青苷Ⅱ、羽扇豆醇、熊果酸、胡萝卜苷、地榆苷Ⅱ、地榆苷Ⅰ、苦丁茶苷甲、苦丁茶苷乙、苦丁茶苷丙、苦丁茶苷丁。

  【使用禁忌】脾胃虚寒及肾阳不足者慎服。

  【药方

1、治风湿性关节炎:鲜枸骨嫩枝叶120克(捣烂),加白酒360克,浸1天。每晚睡前温服15~30克。(《安徽中草药》)
2、治肺痨:枸骨嫩叶一两。烘干,开水泡,当茶饮。(《湖南药物志》)
3、治肝肾阴虚,头晕,耳鸣,腰膝酸痛:枸骨叶、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各9~15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4、治白癜风:鲜枸骨叶绞汁或浓煎收膏,涂搽患处。(《湖北中草药志》)
5、治腰肌劳损、腰骶疼痛:枸骨叶15克,桑寄生15克,猪腰子1对,水炖去药渣,兑黄酒适量,食肉喝汤。(《安徽中草药》)
6、治肺结核咯血,潮热:枸骨叶、沙参、麦冬、白及各9~15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7、治劳伤失血痿弱:每用枸骨叶数斤,去刺,入红枣二三斤,熬膏蜜收。(《本经逢原》)
8、治痈疖疮毒:鲜枸骨叶切碎,加酒糟捣烂外敷,干则换。(《安徽中草药》)
9、治腰及关节痛:枸骨叶,浸酒饮。(《湖南药物志》)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318

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
标签:中药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