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脂,石脂,赤符,红高岭,赤石土,吃油脂,高岭石,五色石脂,红高岭土,红土,陶土

康康 阅读:90 2025-01-06 22:25:34 评论:0

  【中药名赤石脂 chishizhi

  【别名】红高岭、赤石土、赤符、吃油脂、红土。

  【药用部位】来源于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族多水高岭石的矿石。

  【矿物形态】晶体结构属单斜品系隐品质,个体为片状或卷曲呈管状(一般外径0.04~0.19μm,内径0.02~0.1μm),集合体致密块状、土状、粉末状或呈瓷状及各种胶凝体外观;纯净的白色,土状或瓷状、蜡状光泽,硬度1~2.5,相对密度2.O~2.6(冈吸附水及层间水含量而异)。其离子前交换能力也发生于颗粒边缘,因粒度更小而比高岭石交换能力强,但低于蒙脱石或蛭石(后两者兼有结构单元层间离子交换能力)。干燥时吸水,加水后可塑性弱,裂成棱角碎块;黏舌与否与集合体致密程度、细腻程度(结构、构造)有关,即取决于粒度、杂质分散状态及均匀性、孔隙度等。

  【产地分布】主产于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湖北、福建、广东等地。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挖出后选择红色滑腻如脂的块状体,除去杂石和泥土。

  【药材性状】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粉红色、红色至紫红色,或有红白相间花纹。质软,易碎,断面有的具蜡样光泽。吸水性强。具黏土气,味淡,嚼之无沙粒感。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酸、涩。归大肠经胃经

  【功效主治】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敛肺涩肠药。涩肠,止血,收湿,生肌。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遗精,崩漏,带下,溃疡不敛。

1、《本草汇言》:渗停水,去湿气,敛疮口,固滑脱,止泻痢肠澼,禁崩中淋带。
2、《药性论》:补五脏虚乏。
3、《纲目》:补心血,生肌肉,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
4、《日华子本草》:治泻痢,血崩带下,吐血衄血,并涩精淋沥,安心,镇五脏,除烦,疗惊悸,排脓,治疮疖痔瘘,养脾气,壮筋骨,补虚损。
5、《本经》:主黄疸,泄痢,肠澼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
6、《珍珠囊》:固脱。
7、《别录》:主养心气,明目,益精,疗腹痛泄澼,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痈疽疮痔,女子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

  【应用】用量9~12克,煎服,打碎先煎;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用治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疮疡不敛、湿疹脓水浸淫。不宜与肉桂同用。

  【药理】赤石脂可吸收消化道内有毒物质及食物异常发酵的产物,对发炎的胃肠黏膜有局部保护作用;可吸附创面的磷,配合绿豆汤治疗家兔黄磷烧伤,可降低血磷,促进尿磷排泄。

  【成分】主含水化硅酸铝;尚含相当多的氧化铁、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硅,以及钛、镍、锶、钡等微量元素。

  【使用禁忌】有湿热积滞者禁服,孕妇慎服。不宜与肉桂同用。

  【药方

1、治赤白痢久下不瘥 赤石脂、干姜、肉豆蔻各一两。上为细末,白面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食前。(《普济方》红倩丸)
2、治妇人久赤白带下:赤石脂一两,白芍一两,干姜一两(炮裂,锉)。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3、治卒发痈疮 赤石脂,以寒水石和,涂痈上。(《武威汉代医简》)
4、治痰饮盛,吐水无时节,其源为冷饮过度,遂令痼冷,脾胃气羸,不能消于食饮,食饮入胃,皆变成冷水,反吐不停者:赤石脂三斤,捣筛为散,服方寸匕,日三,酒、饮并可下之,稍稍渐加之三匕,服尽三斤。(《千金翼方》赤石脂散)
5、治外伤出血:赤石脂八份,五倍子六份,松香六份。共研细末,撒于伤口,加压包扎。(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6、治小便不禁:牡蛎(白者)三两,赤石脂三两(捣碎)。上同研匀,酒煮面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盐汤送下。(《普济方》牡蛎丸)
7、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此利在下焦:赤石脂一斤(碎),太乙禹余粮一斤(碎)。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赤石脂禹余粮汤)
8、治反胃:赤石脂一升(好腻无砂者),捣罗研,以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生姜汤下十丸,加至二十丸。(《圣惠方》赤石脂丸)
9、治痢后,躽气下,推出肛门不入:赤石脂(拣去土)、伏龙肝各等分。上为细末。每用半钱敷肠头上,频用。(《小儿药证直诀》赤石脂散)
10、治泻痢肠澼,或下白冻,或下紫血水,因热者 赤石脂五钱(火烧),黄芩、川黄连各三钱,甘草一钱。共为末,莲肉(莲子)糊为丸,梧子大,每早服二钱,白汤下。(《本草汇言》引《方脉正宗》)
11、治血痔下血至多:赤石脂、白矾(烧令汁尽)、龙骨各一两半,杏仁(苦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一百枚。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枣汤下二十丸,日再,以差为度。(《圣济总录》赤石脂丸)
12、治大肠寒滑,小便精出:赤石脂、干姜各一两,胡椒半两。同为末,醋和丸梧子大。空心及饭前米饮下五、七十丸。(《本草衍义》)
13、治小便不禁:牡蛎三两,赤石脂三两(捣碎)。上同研匀,酒煮面和丸如梧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盐汤送下。(《普济方》牡蛎散)
14、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赤石脂一两,蜀椒(花椒)一两。乌头(川乌)一分(炮),附子半两,干姜一两。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悟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金匮要略》赤石脂丸)
15、治小儿疳泻:赤石脂杵罗为末如面,以粥饮调半钱服。或以京芎等分同服。(《斗门方》)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324

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
标签:中药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