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牡丹、臭八宝、大红花、臭芙蓉、臭桐根、大红袍、矮童子、臭枫草、臭珠桐、臭黄根、臭茉莉、臭梧桐、臭灯桐、逢仙草

康康 阅读:750 2024-09-04 09:32:12 评论:0

  【正名】臭牡丹

  【别名】臭八宝、大红花、臭芙蓉、臭桐根、大红袍、矮童子、臭枫草、臭珠桐、臭黄根、臭茉莉、臭梧桐、臭灯桐、逢仙草。

  【英文名】Herba Clerodendri Bungei

  【药材来源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的带根全株或干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为落叶灌木,高1~2米;根肉质,断面黄白色;小枝被柔毛。叶对生,有较长的柄,叶片纸质,阔卵形至阔卵状心形,长7~20厘米,宽6~16厘米,顶端短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粗锯齿至近全缘,两面均被柔毛。头状花序顶生,总花梗较短;花萼小,先端具齿5枚;花玫瑰红色,花冠管纤细,裂片5枚,倒卵状匙形,伸展;雄蕊4枚,生喉部,与花冠管近等长,花柱伸出,略短于雄蕊。核果近球形,黑紫色,具宿存花萼。花期5~7月。

  【产地分布】生于旷野、荒坡、沟边及林缘。分布于河北、河南、陕西、山西、湖南、湖北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花开时采收,去除杂质,切段。

  【药材性状】臭牡丹根表面灰棕色,纵沟纹明显。茎呈圆柱形,直径3~12毫米。外表皮灰棕色至灰褐色,具隆起的皱纹,皮孔明显突起,点状或纵向延长,节处可见明显的叶柄痕,呈凹点状。质硬,不易折断;切断面皮部棕色,菲薄,木质部灰黄色,髓部白色,有光泽。气微,味淡。叶多皱缩,破碎,纸质。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宽卵形,长9~19厘米,宽6~1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心形。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疏被短柔毛,下表面色稍淡,无毛或仅脉上有毛,基部脉腋处可见黑色疤痕状的腺体,边缘有锯齿。叶柄黑褐色,长3~6厘米,弯曲,有纵皱纹。无臭,味淡。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辛。归心经胃经大肠经

  【功效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治痈疽,疔疮,乳腺炎,关节炎,湿疹,牙痛,痔疮,脱肛。

  【临床应用】用量10~15克,水煎服,鲜用30~60克。用于痈疽、疔疮、乳腺炎、关节炎、湿疹、牙痛、痔疮、脱肛、子宫脱垂。

  【药理】臭牡丹水煎醇提取物及其总生物碱具有增强子宫收缩力的作用。现代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臭牡丹的鲜茎叶1~1.5千克,切碎,投入粪坑中,能杀灭蛆虫。

  【成分】臭牡丹叶含生物碱。茎叶含乳酸镁、琥珀酸、茴香酸和香草酸等成分。茎含二萜成分。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

  【药方

①治疔疮:苍耳、臭牡丹各一大握。捣烂,新汲水调服。泻下黑水愈。(《赤水玄珠》)

②治一切痈疽:臭牡丹枝叶捣烂罨之。(《纲目拾遗》)

治内外痔:臭牡丹叶四两。煎水,加食盐少许,放桶内,乘热熏患处,至水凉为度,渣再煎再熏,一日二次。(《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乳腺炎:鲜臭牡丹叶半斤,蒲公英三钱,麦冬全草四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服。

⑤治肺脓疡,多发性疖肿:臭牡丹全草三两,鱼腥草一两。水煎服。

⑥治关节炎:臭牡丹鲜叶。绞汁,冲黄酒服,每天两次,每次一杯,连服二十天,如有好转,再续服至痊愈。

⑦治头痛:臭牡丹叶三钱,芎藭二钱,头花千金藤根一钱。水煎服。(④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⑧治疟疾:臭牡丹枝头嫩叶(晒干,研末)一两,生甘草末一钱。二味混合,饭和为丸如黄豆大。每服七丸,早晨用生姜汤送下。(《江西民间草药》)

⑨治火牙痛:鲜臭牡丹叶一至二两。煮豆腐服。(江西《草药手册》)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37

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
标签:中药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