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柏、石莲花,回阳草、长生不死草,万年松,长生草,石花,还魂草,九死还魂草,见水还阳草,佛手草,老虎爪,山拳柏,打不死,铁拳头,岩松,卷柏叶,卷柏炭,万岁,一把抓,大还魂草,回生草,含生草
【中药名】卷柏 juanbai
【别名】石莲花,回阳草,不死草,长生不死草,万年松,长生草,石花,还魂草,九死还魂草,见水还阳草,佛手草,老虎爪,山拳柏,打不死,铁拳头,岩松,卷柏叶,卷柏炭,万岁,一把抓,大还魂草,回生草,含生草,地面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5~ 15厘米,全株呈莲座状。主茎粗壮,短或长,直立,圆柱形,通常单一,棕褐色,顶端分枝丛生,辐射开展,下部生大量须根;分枝扁平,多回羽状叉分,干时拳卷,湿润则张开。营养叶2型,侧叶和中叶各2列,交互着生,上面深绿色,下面苍绿色;侧叶斜展,长卵圆形至卵状矩圆形,顶端急尖并具长芒,边缘微有细齿;中叶2行斜向上,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具长芒,边缘有微锯齿,中脉在叶上面下陷。孢子囊穗生于枝顶,四棱形;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先端有长芒,边缘膜质;大小孢子囊同穗,孢子囊肾形。大小孢子均为球状四面体。孢子期7~ 10月。
【产地分布】生于林下阴湿的裸岩、岩壁上或石缝中。广布于全国各地。
【采收加工】春、秋季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炮制:除去杂质及残留的须根,洗净,稍闷,切段,干燥。卷柏炭:取卷柏段,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牵
【药材性状】全体卷缩似拳状,长3~ 10厘米。枝丛生,扁而有分枝,绿色或棕黄色,向内卷曲,枝上密生鳞片状小叶,叶先端具长芒,中叶(腹叶)2行,卵状矩圆形,斜向上排列,叶缘膜质,有不整齐的细锯齿。背叶(侧叶)背面的膜质边缘常呈棕黑色。基部残留棕色至棕褐色须根,散生或聚生成短干状。质脆,易折断。无臭,味淡。
【性味归经】性平,味辛。归肝经、心经。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生用破血,炒用止血。生用治经闭、癥瘕,跌打损伤,腹痛,哮喘;炒炭用治吐血,便血,尿血,脱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①《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行气,炒黑止吐血。
②《别录》:止咳逆,治脱肛,散淋结,头中风眩,痿蹶,强阴益精。
③《南宁市药物志》:治热性肠出血及子宫出血,外用接骨。
④《日华子本草》:镇心,除面皯,头风,暖水脏。生用破血,炙用止血。
⑤《本经》:主五脏邪气,女子阴中寒热痛、癥瘕、血闭、绝子。
⑥《现代实用中药》:治尿血。
⑦《安徽药材》:外用可治刀伤。
⑧《药性论》:治月经不通。
【应用】用于妇女经闭、痛经、癞瘕,脘腹瘀痛,跌打损伤、瘀肿,多种出血症、水火烫伤。活血祛瘀,生用;止血,多炒黑用。内服:煎汤,用量5~ 10克;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成分】含黄酮、酚性成分及氨基酸、海藻糖等多糖类,以及少量鞣质。黄酮成分有芹菜素、穗花杉双黄酮、扁柏双黄酮和异柳杉素。
【使用禁忌】孕妇慎用。
【药方】
①治汤火伤:鲜卷柏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②治肠毒下血:卷柏、嫩黄芪各等分。为末,米饮调。每服三钱。(《本草汇言》)
③治腹痛、喘累及吐血:卷柏、小血藤、白花草、地胡椒。用酒泡一周,中午空腹服。(《四川中药志》)
④治胃痛:垫状卷柏二两。水煎服。
⑤治哮喘:垫状卷柏、马鞭草各五钱。水煎服,冰糖为引。
⑥治癫痫:垫状卷柏二两,淡竹叶卷心一两,冰糖二两。水煎服。
⑦治妇人血闭成瘕,寒热往来,子嗣不育者:卷柏四两,当归二两(俱浸酒炒),白术、牡丹皮各二两,白芍药一两,川芎五钱。分作七剂,水煎服;或炼蜜为丸,每早服四钱,白汤送。(《本草汇言》)
⑧治大肠下血:卷柏、侧柏、棕榈等分。烧存性为末。每服三钱,酒下;也可饭丸服。(《仁存堂经验方》)
⑨治跌打损伤,局部疼痛:鲜卷柏每次一两(干五钱)。每日一次,煎服。(《泉州本草》)
⑩治血崩、白带:卷柏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41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