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莲、金魁莲、旱八角、叶下花、一把伞、马眼莲、独叶一枝花、八角盘、六角莲、独脚莲、独角莲、八角金盘、山荷叶
【中药名】八角莲 bajiaolian
【别名】八角连、金魁莲、旱八角、叶下花、一把伞、马眼莲、独叶一枝花、八角盘、六角莲、独脚莲、独角莲、八角金盘、山荷叶。
【植物形态】八角莲:多年生草本,植株高40~150厘米。根状茎粗状,横生,多须根;茎直立,不分枝,无毛,淡绿色。茎生叶2枚,薄纸质,互生,盾状,近圆形,直径达30厘米,4~9掌状浅裂,裂片阔三角形,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4厘米,基部宽5~7厘米,先端锐尖,不分裂,上面无毛,背面被柔毛,叶脉明显隆起,边缘具细齿;下部叶的柄长12~25厘米,上部叶柄长1~3厘米。花梗纤细、下弯、被柔毛;花深红色,5~8朵簇生于离叶基部不远处,下垂;萼片6,长圆状椭圆形,长0.6~1.8厘米,宽6~8毫米,先端急尖,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无毛;花瓣6,勺状倒卵形,长约2.5厘米,宽约8毫米,无毛;雄蕊6,长约1.8厘米,花丝短于花药,药隔先端急尖,无毛;子房椭圆形,无毛,花柱短,柱头盾状。浆果椭圆形,长约4厘米,直径约3.5厘米。种子多数。花期3~6月,果期5~9月。六角莲与八角莲的区别为:叶通常2片,对生,叶片长圆形或近圆形,6~9浅裂,裂片宽三角状卵形。花生于两茎生叶柄交叉处。川八角莲与八角莲的区别:茎多汁,基部被棕色大鳞片。叶互生,纸质,2片;叶片圆形,直径约20厘米,6-8掌状深裂几达中部,裂片楔状矩圆形,先端常3裂,小裂片三角形,叶中部红棕色,下面叶脉有蔬柔毛,后变无毛。花2-6朵,丛生于茎顶叶柄分叉处的腋间。花期4~6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谷山坡杂木林中阴湿地方。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
【采收加工】根茎洗净泥沙,晒干,切断备用。亦可鲜用。
【药材性状】八角莲呈扁长的结节状,长6~15厘米,直径2~4厘米。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上面有凹陷的茎基痕,陷窝略重叠,连珠状排列,茎基痕边缘有环状皱纹,底部可见筋脉点突起;下面略平坦,残留须根痕。质硬而脆,结节处易折断,断面淡红棕色或黄白色。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性凉,味苦、辛,有毒。归肺经、肝经。
【功效主治】化谈散结;祛瘀止痛;清热解毒。主咳嗽;咽喉肿痛;瘰疬;瘿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跌打损作;痹证。
1、缓解便秘:八角莲能有效缓解便秘的症状,很适合因燥热引起的便秘症状,若便秘导致腹腔不适,可以将它与西洋参泡水喝,可以有所好转。
2、清热祛痰:八角莲通过刺激汗腺,使人体发汗而达到清热的效果,它还能起到祛痰的作用,帮助痰从体内咳出,能缓解胸痹痛症的症状。
3、下气消食:八角莲中含有生物碱和胆碱,这是下气的营养成分,能帮助身体下气消除郁结,气滞郁结多和饮食不规律有关,它能很好的缓解。
4、消肿解毒:它具有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能缓解痈肿、疔疮、毒蛇咬伤等症状。
【临床应用】用量:水煎服,3~9克;外用,捣敷或磨涂、醋调敷患处。主治咳嗽、咽喉肿痛、瘰疬、瘿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痹证。
【药理】八角莲有兴奋心肌的功效与作用;扩张血管作用;全草中含树脂,能引起猫的吐、泻、死亡。
【成分】根和根茎含抗癌成分鬼臼毒素和脱氧鬼臼毒素。此外,还分离出黄芪苷、金丝桃苷、槲皮索、山柰酚和谷甾醇。
【使用禁忌】孕妇禁服,体质虚弱者慎服。
【药方】①治无名肿毒:八角莲、野葵、蒲公英各等分,捣烂,敷患处。(《贵州草药》)
②治乳腺癌:八角莲、黄杜鹃各15克,紫背天葵30克,加白酒500克。浸泡7天后,内服外搽,每服9克,每日2~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③治瘰疬:八角莲30~60克,黄酒60克。加水适量煎服。(《湖南药物志》)
④带状疱疹:八角莲根研末,醋调涂患处。(《广西中草药》)
⑤蛾喉:八角莲0.6克研为细粉,加薄荷0.3克,吹入喉中。(《贵州草药》)
⑥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八角莲根3~9克,水煎,兑酒送服。(南京《中草药学》)
⑦毒蛇咬伤:八角莲9~15克,捣烂,冲酒服,渣敷伤处周围。(《广西中草药》)
⑧治咳痰:八角莲12克,猪肺60~120克,糖适量。煲汤服。(《广西中药志》)
⑨治脱肛:八角莲根10克,将药切细,用甜酒煎熬,内服,一次服完。(《贵州民间方药集》)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9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