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参、西洋参、花旗参、洋参、西洋人参、西参
康康
阅读:900
2024-09-22 20:25:17
评论:0
【中药名】西洋参 xiyangshen
【别名】花旗参、洋参、西洋人参、西参。
【英文名】Panacis Quinquefolii Radix。
【药用部位】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35厘米。根肉质,纺锤形,常分枝。茎直立,圆柱形,具纵条纹。掌状复叶,3年以上生者有3~5枚复叶轮生于茎顶。小叶通常5枚,近无柄,小叶片倒卵形、宽卵形至宽椭圆形,先端急尾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叶脉有稀疏的刚毛。伞形花序单一,顶生,小花密集成圆球形,花萼绿色,钟状,花瓣5,绿白色,雄蕊5枚,与花瓣互生,雌蕊1枚,子房下位,花盘肉质。核果状浆果。
【产地分布】原产于北美洲(加拿大及美国),现我国东北三省、华北各省、陕西有较大量的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洗净,按参体大小分开干燥。干燥适宜温度为30~40℃,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以下,注意翻动及排潮。3周至1个月时间干透,按大、中、小分等。
【药材性状】纺锤形、圆柱形或圆锥形,长3~12厘米,直径0.8~2厘米。表面浅黄褐色或黄白色,可见横向环纹及线状皮孑L,并有细密浅纵皱纹及须根痕。主根中下部有一至数条侧根,大多已折断。有的上端有根茎(芦头),环节明显,茎痕(芦碗)圆形或半圆形,具不定根(芋]或已折断。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浅黄白色,略显粉性,皮部可见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形成层环纹棕黄色,木部略呈放射状纹理。气微而特异,味微苦、甘。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微苦。归心经、肺经、肾经。
【功效主治】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补气,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治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
1、《医学衷中参西录》:能补助气分,并能补益血分。
2、《本草求原》:清肺肾,凉心脾以降火,消暑,解酒。
3、《药性考》:补阴退热。姜制益气,扶正气。
4、《本草从新》: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
5、《本草再新》:治肺火旺,咳嗽痰多,气虚呵喘,失血,劳伤,固精安神,生产诸虚。
【临床应用】用量3~6克。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治肠红:西洋参蒸桂圆。此外,还具抗疲劳、抗缺氧、抗休克、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
【药理研】西洋参及人参皂苷Rb₁对大脑皮层有镇静安定和中枢抑制作用;煎剂静脉注射能抗兔心律失常;皂苷静脉注射可抗兔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液凝固性。还有改善记忆;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增强免疫功能;保护红细胞膜;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细胞有保护作用;抗利尿等作用。
【成分】主要含三萜皂苷,以人参皂苷Rb₁的含量最高,具有以奥克梯醇为苷元的特征性成分假人参皂苷F11,另含人参皂苷R0、人参皂苷Rg₁、人参皂苷Re等。
【使用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服。
【药方】
1、治食欲不振,体倦神疲 西洋参10g,白术10g,云苓(茯苓)10g。水煎服。【《大众中医药》1990】
2、治过度体力劳伤,疲乏难复仙鹤草30g,红枣7枚,浓煎;另煎西洋参3g,合兑服。【《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
3、单味方(广东省药品标准)主治肺虚咳嗽、口咽干燥、潮热盗汗、肾虚头晕、肝虚贫血、中气不足、脾胃虚弱等。取西洋参500克,研为细粉,装入硬胶囊中,制成1000粒,每粒0.5克。每次服2粒,每天2次。服药期间忌食萝卜。方中西洋参补益扶正,滋阴生津。
4、治顽固性盗汁 (禾鲁)豆衣30g,西洋参3g。分别煎煮,合兑服,每日1剂。【《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
5、洋参麦冬茶:西洋参3g,麦冬10g。沸水浸泡,代茶饮。
本方用西洋参益气、养阴生津,以麦冬增强养阴生津之功。用于热病气阴两伤,烦热口渴;或老人气阴虚少,咽干口燥,津液不足,舌干少苔。
6、洋参川贝梨:雪梨1个,西洋参、川贝(川贝母)各3g。将梨削去带柄的部分,挖去梨核,放入西洋参、川贝,盖上带柄的梨,用牙签插定,加水、冰糖适量,放碗中蒸熟。分二次食。
本方用雪梨、川贝清热润燥、化痰,西洋参养阴清火。用于阴虚肺热,咳嗽痰粘,咽干口渴。
7、治原因不明长期低热 西洋参3g,地骨皮6g,粉甘皮6g。同煎饮服。每剂浓煎2次,每日1剂,以热退为止。【《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
8、治夏伤暑热,舌燥喉干,主生津润燥,敛气消烦 洋参钱,麦冬三钱,北五味(五味子)九粒。当茶饮。(《喉科金钥》生脉散)
9、治阴虚内热之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久咳,潮热,失眠等 花旗参15g,生鱼1条,约250g,,红枣6枚(去核)。同放入炖盅内,加入八成满滚水,加盖,放入滚水锅内,隔水炖3h许,调味吃用。【《中医中药与临床研究》1986,(4):60参鱼汤】
10、治小儿夏季热 西洋参10g,麦冬10g,橄榄1枚(打碎)。大田蛙1只,去肠杂,纳入上三味。水煎服。【《大众中医药》1990,(3):7】
11、治肺气阴虚有痰热所致的久咳,痰中带血,咽干燥,乏力,亦治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具该证者 西洋参3~6g,北沙参9~12g,川贝母9g,白及12~15g。上四味共水煎,1剂煎2次,分2次饭后半小时服。(《补品补药与补益良方》二参化痰止血汤)
12、单味方(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4):29)主治肿瘤(如鼻咽癌)病人在接受放疗和化疗过程中出现咽干、恶心、消瘦、胃口不好、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每天取西洋参3~9克,水煎服。在放疗前2周开始,直到放疗结束。方中西洋参益气养阴生津。
13、治心气阴虚,兼瘀血之心悸、胸痛、气短、口干等症;亦治冠心病属气阴两虚有瘀者 西洋参30g,灵芝60~90g,三七30g,丹参45g。上四味,洗净干燥,共为细末,密贮瓶中。每次3g,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补品补药与补益良方》洋参灵芝三七散)
14、治肠红:西洋参蒸桂圆服之。(《类聚要方》)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