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红花子,水荭子,荭草实,河蓼子,川蓼子,蓼子,水红子,爆花子,水泻花,水公

康康 阅读:379 2024-11-05 21:31:49 评论:0

  【中药名水红花子 shuihonghuazi

  【别名】水荭子、荭草实、河蓼子。

  【药用部位】蓼科植物荭蓼的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3米。茎直立,中空,有节,多分枝,遍体密被粗长毛。叶大,互生,广卵形或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浑圆或稍为心形,全缘呈浅波状,叶柄长;托鞘膜质,被毛,顶端常扩大而成一广展或外反的小片。圆锥花序顶生,稍下垂,被柔毛;苞片鞘状,外面有长毛,内面无毛,广卵形;花白色或粉红色,花被5裂,椭圆形,无毛;雄蕊7~8枚,稍伸出花外;子房稍圆形扁平状,花柱2裂。瘦果扁平,略呈圆形,两面中部微凹,褐黑色,有光泽,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花期4~6月,果期7~8月。

  【产地分布】生于路边和水边湿地。遍布于全国南北;药材主产于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等地。

  【采收加工】8~10月割取果穗,晒干,打落果实,除去杂质。

  【药材性状】扁圆形,直径2~3毫米,厚1~1.5毫米。表面棕黑色或红棕色,有光泽,两侧面微凹入,其中央呈微隆起的线状,先端有刺状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浅棕色略突起的果柄痕,有时残留膜质花被。果皮厚而坚硬。种子扁圆形,种皮浅棕色膜质;胚乳粉质,类白色,胚细小弯曲,略成环状。气微弱,味淡,以饱满充实、色红黑者为佳。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咸。归肝经胃经

  【功效主治】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破血消癥药。消瘀破积,健脾利湿。治胁腹癥积,水臌,胃疼,食少腹胀,火眼,疮肿,瘰疬。

1、《新疆中草药手册):健脾利湿,清热明目。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颈淋巴结核,脾肿大,消化不良,腹胺胃痛,小儿食积,结膜炎。
2、《国药提要》:去热,治烦渴及颈淋巴腺炎。
3、《别录》: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
4、《上海常用中草药》:散血,消积,止痛。
5、《滇南本草》:破血,治小儿痞块积聚,消年深坚积,疗妇人石瘕症。
6、《药材学》:清肺化痰,降气通便,透疹。治痰嗽喘咳,大小便不利,麻疹不透。
7、《品汇精要》:明眼目,消疮毒。

  【应用】治疗胁腹征积、水臌、胃疼、食少腹胀、火眼、疮肿、瘰疬。煎汤内服,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熬膏敷患处。凡血分无淤滞者及胃虚寒者忌用。

  【药理】有利尿、抗菌,抗肿瘤等作用。小鼠每天灌服水红花子煎剂、酊剂或石油醚提取物,连续10天,对艾氏腹水癌(腹水型及实体型)和肉瘤-S180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效果不稳定,需进一步证实。

  【成分】主要含花旗松素、槲皮素等。还含淀粉41.51%。

  【使用禁忌】血分无瘀滞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药方

1、治瘰疬,破者亦治:水荭子不以多少,微炒一半,余一半生用,同为末,好酒调二钱,日三服,食后夜卧各一服。(《本草衍义》)
2、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水红花子五钱,大腹皮四钱,黑丑(牵牛子)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3、治脾肿大,肚子胀:水红花子一斤,水煎熬膏。每次一汤匙,一日二次,黄酒或开水送服。并用水红花子膏摊布上,外贴患部,每天换药一次。(《新疆中草药手册》)
4、治胃痛:水红花子或全草9~15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5、治腹中痞积:水红花或子一碗,以水三碗,用文武火熬成膏,量痞大小摊贴,仍以酒调膏服。忌荤腥油腻。(《保寿堂经验方》)
6、治结膜炎:水红花子9克,黄芩9克,菊花12克,龙胆草6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227

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
标签:中药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