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耳,无心草,鼠耳草,香茅,蚍蜉酒草,黄花白艾,佛耳草,茸母,黄蒿,米曲,毛耳朵,水菊,绵絮头草,金沸草,地莲,黄花子草,清明菜,清明蒿,一面青,鼠密艾,水蒿,粑菜,白头草,水曲,绒毛草,丝棉草

康康 阅读:168 2024-12-01 15:29:11 评论:0

  【中药名】鼠曲草 shuqicao

  【别名鼠耳,无心草,鼠耳草,香茅,蚍蜉酒草,黄花白艾,佛耳草,茸母,黄蒿,米曲,毛耳朵,水菊,绵絮头草,金沸草,地莲,黄花子草,清明菜,清明蒿,一面青,鼠密艾,水蒿,粑菜,白头草,水曲,绒毛草,丝棉草,花佛草,黄花果,黄花曲草

  【来源】菊科植物鼠曲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密被白色绵毛,通常自基部分枝。叶互生;下部叶匙形至线形,先端圆钝或具尖头,基部狭窄,抱茎,全缘,无柄,质柔软,两面均被白色绵毛,花后基部叶凋落。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伞房状;总苞球状钟形,苞片多列,金黄色,干膜质;花全部管状,黄色,周围数层为雌花,花冠狭窄如线,花柱较花冠为短;中央为两性花,花冠管细长,先端5齿裂,雄蕊5枚;柱头2裂。瘦果椭圆形,具乳头状毛,冠毛黄白色。花期4~6月,果期8~9月。

  【产地分布】生于田边、山坡及路旁。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全株密被灰白色绵毛。根较细,灰棕色。茎常自基部分成丛,长15~ 30厘米,直径0.1~0.2厘米。基生叶已脱落;茎生叶互生,无柄,叶片皱缩,展平后呈条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2~6厘米,宽0.3~1厘米,全缘,两面密被灰白色绵毛。头状花序多数,金黄色或棕黄色。气微,味微甘。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肺经

  【功效主治】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化痰,止咳,祛风寒。治咳嗽痰多,气喘,感冒风寒,蚕豆病,筋骨疼痛,白带,痈疡。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消喉火,解热,去毒。
2、《纲目拾遗》:治囊风湿痒,煎汤洗;愈儿疳,梅毒,下疳,同甘草煎洗。
3、《南京民间药草》:泡酒服,治筋骨痛。
4、《品汇精要》:治形寒饮冷、痰嗽,经年久不瘥者。
5、《现代实用中药》:治非传染性溃疡及创伤,内服为降血压剂及胃溃疡之治疗药。
6、《别录》:主痹寒寒热,止咳。
7、《天宝本草》:除虫,定痛。治惊风,诸般气滞。
8、《药类法象》:治寒嗽及痰,除肺中寒,大升肺气。
9、《日华子本草》: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压时气,去热嗽。
10、《本草正》:大温肺气,止寒嗽,散痰气,解风寒寒热,亦止泄泻。
11、《履巉岩本草》:大治脾胃作疼。

  【应用】用量9~30克,煎服。用治咳嗽、痰喘、风湿痹痛。

  【成分】含5%黄酮苷、0.05%挥发油、微量生物碱和甾醇、0.58%非皂化物。又含维生素B1、胡萝卜素、叶绿素等。动物实验表明,其煎剂灌服,对小鼠反复吸入浓氨水所致慢性咳嗽,有一定止咳作用。临床用其浓缩煎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

  【使用禁忌】少用,使用过量对眼睛有损害。

  【药方

1、治筋骨痛,脚膝肿痛,跌打损伤:鼠曲草一至二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治脾虚浮肿:鲜鼠曲草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3、治蚕豆病:田艾二两,车前草、凤尾草各一两,茵陈半两。加水1200毫升,煎成800毫升,加白糖当茶饮。(《广东医药卫生科技资料选编》)
4、治毒疔初起:鲜鼠曲草合冷饭粒及食盐少许捣敷。(《泉州本草》)
5、治无名肿痛、对口疮:鲜鼠曲草一两。水煎服;另取鲜叶调米饭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6、治一切劳咳嗽,雍滞胸膈痞满:雄黄、佛耳草,鹅管石、款冬花各等分。上为末,每服用药一钱,安在炉子上焚着,以开口吸烟在喉中。(《宣明论方》焚香透膈散)
7、治支气管炎、寒喘:鼠曲草、黄荆子各五钱,前胡、云雾草各三钱,天竺子四钱,荠尼根一两。水煎服。连服五天。一般需服一个月。(《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8、治白带:鼠曲草、凤尾草、灯芯草各五钱,土牛膝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9、治风寒感冒:鼠曲草全草,五、六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10、治咳嗽痰多:鼠曲草全草五、六钱,冰糖五、六钱。同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260

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
标签:中药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