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沥,竹汁,淡竹沥,竹油,竹沥水,火泉
【中药名】竹沥 zhuli
【别名】竹汁、淡竹沥、竹油。
【药用部位】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
【植物形态】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竿高6~18米,直径5~7厘米,成长后仍为绿色,或老时为灰绿色,竿环及箨环均甚隆起。箨鞘背面无毛或上部具微毛,黄绿至淡黄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点和条纹;箨耳及其燧毛均极易脱落;箨叶长披针形,有皱褶,基部收缩;小枝具叶1~5片,叶鞘无毛;叶片深绿色,无毛,窄披针形,宽1~2厘米,次脉6~8对,质薄。穗状花序小枝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小穗含2~3花,顶端花退化,颖1或2片,披针形,具微毛;外稃锐尖,表面有微毛;内稃先端有2齿,生微毛,长12~15毫米,鳞被数目有变化,3至1枚或缺如,披针形,长约3毫米;花药长7~10毫米;子房呈尖卵形,顶生一长形之花柱,两者共长约7毫米,柱头3枚,各长约5毫米,呈帚刷状。笋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产地分布】通常栽植于庭园。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采收加工】取鲜竹竿,截成30~50厘米长段,两端去节,劈开,架起,中间用火烤之,两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
【药材性状】本品为青黄色或黄棕色的透明液体。具竹香气,味微甜。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苦。归心经、肝经、肺经。
【功效主治】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清热滑痰,镇惊利窍。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应用】内服:冲服,30~60克;或入丸剂,或熬膏。外用:适量,调敷或点眼。主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破伤风。
【药理】具有镇咳祛痰作用。
【成分】含天冬氨酸、蛋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等氨基酸,还含水杨酸、微量元素等成分。
【使用禁忌】寒饮湿痰及脾虚便溏者禁服。
【药方】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247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