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大叶蛇总管,山大黄,斑杖,酸汤杆,苦杖,黄药子,花斑竹,酸筒杆,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黄地榆,酸杆,酸汤秆根,大虫杖,斑根,斑草,斑庄根,酸杖

康康 阅读:416 2024-11-03 16:16:58 评论:0

  【中药名虎杖 huzhang

  【别名大叶蛇总管,山大黄,斑杖,酸汤杆,苦杖,黄药子,花斑竹,酸筒杆,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黄地榆,酸杆,酸汤秆根,大虫杖,斑根,斑草,斑庄根,酸杖

  【来源】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及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地下,木质,黄褐色,节明显。茎直立,圆柱形,散生着多数红色或带紫色斑点,中空。单叶互生,阔卵形至近圆形,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托叶鞘膜质,褐色,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圆锥花序腋生;花梗较长,上部有翅;花小而密,白色,花被5片,外轮3片,背面有翅,结果时增大;雄花有雄蕊8枚;雌花子房上部有花柱3枚。瘦果卵形,具3棱,红褐色,光亮,包在翅状的花被中。花期6~8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生于湿润而深厚的土壤,常见于山坡山麓及溪谷两岸的灌丛边、沟边草丛及田野路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采收加工】春、秋均可采挖,除去须根、尾梢,洗净后切片,晒干。

  【药材性状】圆柱形小段或片块。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根茎有节,节间长2~3厘米。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薄,棕褐色,易与木部分离;木部占大部分,棕黄色,射线呈放射状;根茎中央有髓,空洞状。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微苦。归肝经胆经肺经

  【功效主治】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湿退黄药。祛风,利湿,破瘀,通经。治风湿筋骨疼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癥瘕积聚,痔漏下血。跌扑损伤,烫伤,恶疮癣疾。

1、《医林纂要》:坚肾,强阳益精,壮筋骨,增气力。敷跌伤折损处,可续筋接骨。
2、《贵州民间方药集》:收敛止血,治痔瘘,去风湿,发表散寒,散瘀血,外用治火伤。
3、《日华子本草》:治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排脓,主疮疖痈毒,妇人血晕,扑损瘀血,破风毒结气。
4、《中医药实验研究》:治实火牙痛,湿疮烂腿,脚趾歧湿烂。
5、《滇南本草》:攻诸肿毒,止咽喉疼痛,利小便,走经络。治五淋白浊,痔漏,疮痈,妇人赤白带下。
6、《别录》: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癥结。
7、《岭南采药录》:治蛇伤,脓疱疮,止损伤痛。
8、陶弘景:主暴瘕,酒渍服之。
9、《本草拾遗》: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煮汁作酒服之。
10、《药性论》: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

  【应用】用量9~30克;外用适量,制成煎液或油膏涂。用治关节疼痛、经闭、湿热黄疸、慢性支气管炎、高血脂症、烫火伤、跌扑损伤等。

  【药理】药理实验表明,本品能调节血脂,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并能改善高血脂动物的血液高黏状态,使血黏度恢复正常,防治血栓的形成和血瘀症;并有抗肝损伤、抗休克、抗菌、镇咳、降压、平喘、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镇静、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成分】含有蒽醌类衍生物,据分析总量可达2.1010,以游离型为主(1.4%),结合型含量较低(0.6%)。并含有芪类化合物芪三酚(即白藜芦醇)及其苷芪三酚苷(即虎杖苷)等,含一定量的鞣质、多个黄酮类化合物。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藜芦醇的含量,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蒽醌的含量(以大黄素计不得少于1.5%)。另含大黄酚、大黄素甲醚、6-羟基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异槲皮苷、虎杖素、柠檬酸、苹果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孕妇禁服。

  【药方

1、治痈肿疼痛:酸汤秆、土大黄(羊蹄)为末。调浓茶外敷。(《贵阳民间药草》)
2、治产后瘀血血痛,及坠扑昏闷:虎杖根,研末,酒服。(《纲目》)
3、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虎杖30g,鸡眼草60g。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资料选编))
4、治热淋 虎杖、车前草、萹蓄草各15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5、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 活血龙500g,白酒1000ml,浸1~4星期,分次随量饮;或活血龙、西河柳、鸡血藤各30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6、治腹内积聚,虚胀雷鸣,四肢沉重,月经不通,亦治丈夫病:高地虎杖根细切二斛,以水二石五斗,煮取一大斗半,去滓,澄滤令净,取好淳酒五升和煎,令如饧。每服一合,消息为度,不知,则加之。(《千金方》虎杖煎)
7、治妇人诸般淋 苦杖根,多取洗净,碎之,以一合用水五盏,煎至一盏,去滓。用麝香、乳香少许研调下。(《本事方》)
8、治肠痔下血:虎杖根,洗去皴皮,锉焙,捣筛,蜜丸如赤豆,陈米饮下。(《本草图经》)
9、治伤折,血瘀不散 虎杖(锉)二两,赤芍药(锉)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圣济总录》虎杖散)
10、治妇人月水不利,腹胁妨闷,背膊烦疼:虎杖三两,凌霄花一两,没药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11、治红白痢 酸汤杆9g,何首乌9g,红茶花9g,天青地白(委陵菜)6g。煎水兑红糖吃。(《贵阳民间药草》)
12、治胆囊结石:虎杖一两,煎服;如兼黄疸可配合连钱草等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13、治湿热黄疸 虎杖、金钱草、板蓝根各3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14、治月经闭不通,结瘕,腹大如瓮,短气欲死:虎杖根百斤(去头去土,曝干,切),土瓜根、牛膝各取汁二斗。上三味细切,以水一斛,浸虎杖根一宿,明日煎取二斗,内土瓜、牛膝汁,搅令调匀,煎令如饧。每以酒服一合,日再夜一。宿血当下,若病去,止服。(《千金方》)
15、治痔疮出血 虎杖、银花(金银花)、槐花各9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16、治筋骨痰火,手足麻木,战摇,痿软:斑庄根一两,川牛膝五钱,川茄皮五钱,防风五钱,桂枝五钱,木瓜三钱。烧酒三斤泡服。(《滇南本草》)
17、治皮肤湿疹:虎杖、算盘子根各24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18、治毒攻手足肿,疼痛欲断:虎杖根,锉,煮,适寒温以渍足。(《补缺肘后方》)
19、治五淋:苦杖不计多少,为末.每服二钱,用饭饮下,不拘时候。(《姚僧坦集验方》)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213

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
标签:中药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