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干葛、葛条、粉葛、甘葛

康康 阅读:1036 2024-09-24 18:47:13 评论:0

  【中药名葛根 gegen

  【别名】干葛、葛条、粉葛、甘葛。

  【来源】豆科植物野葛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藤本。全株被黄褐色粗毛。块根肥厚。叶互生;具长柄;三出复叶,顶端小叶的柄较长,叶片菱状圆形,有时有3波状浅裂,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下面较密;侧生小叶较小,偏椭圆形或偏菱状椭圆形,有时有2~3波状浅裂。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密被黄白色茸毛;花密生;苞片狭线形,早落,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蝶形花蓝紫色或紫色;花萼5齿裂,萼齿披针形;旗瓣近圆形或卵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两短耳,翼瓣狭椭圆形,较旗瓣短,通常仅一边的基部有耳,龙骨瓣较翼瓣稍长;雄蕊10,二体(9+1);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荚果线形,扁平,密被黄褐色的长硬毛。种子卵圆形而扁,赤褐色,有光泽。花期5~9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草丛路旁及疏林中较阴湿的地方。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收加工】春、秋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片,晒干或烘干。

  【药材性状】完整者圆柱形,商品常为斜切、纵切或横切的片块,长4~36厘米,直径4~14厘米,厚0.5~1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有时可见横长的皮孔及残存淡棕色外皮。切片粗糙,纤维性强。横切片可见由纤维及导管所形成的同心性环纹。质轻。气微,味微甜。以块大、质坚实、色粉性足、纤维少为佳。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辛。归脾经胃经

  【功效主治】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1、《纲目》:散郁火。
2、张元素:发散表邪,发散小儿疮疹难出。
3、《开宝本草》:小儿热痞,以葛根浸捣汁饮之。
4、《日华子本草》:治胸膈热,心烦闷热狂,止血痢,通小肠,排脓破血,敷蛇虫啮。
5、《本草经集注》:杀野葛、巴豆、百药毒。
6、《本草拾遗》:生者破血,合疮,堕胎,解酒毒,身热赤,酒黄,小便赤涩。
7、《药性论》: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熬屑治金疮,治时疾解热。
8、陶弘景:生者捣取汁饮之,解温病发热。葛根为屑,疗金疮断血,亦疗疟及疮。
9、《唐本草》:末服之,主猘狗啮,并饮其汁良。
10、《医学启原》:除脾胃虚热而渴。
11、《本经》:主消渴,身太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12、《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用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等。

  【药理】药理实验表明,葛根具有p-受体阻断剂作用,是心血管作用的基础;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可收缩或舒张平滑肌;还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降低血压、降血糖和解除肠管痉挛等作用。

  【成分】主要含黄豆苷元、黄豆苷、葛根素。用HPLC法测定野葛及其同属根中的总黄酮及黄豆苷元、黄豆苷、葛根素的含量,野葛根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另含鹰嘴豆芽素、葛根素-4-β-O-葡萄糖苷、4’-甲氧基葛根素、葛根苷A,葛根苷B、胡萝卜苷、p-谷固醇等成分。

  【使用禁忌】凡中气虚而热郁于胃者,不可轻投。

  【药方

1、治大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白芍)二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伤寒论》葛根汤)
2、治服药失度,心中苦烦:饮生葛根汁大良。无生者,干葛为末,水服五合,亦可煮服之。(《补缺肘后方》)
3、烦躁热渴。用葛粉四两,拌入泡过粟米一夜的水中,煮熟,加米汤同服。
4、治急性肠梗阻:葛根、皂角(猪牙皂)各1斤,加水4000毫升,煎煮40分钟,去渣,置药汁锅于火炉上保持适当温度(以不致烫伤为度)。另以1市尺见方之10层纱布 垫4块,浸以药液后,稍稍除去水分,交替置腹部作持续热敷,每次1小时,每天2至3次。(《河南医学院学报》9(4):203,1965)
5、疖子初起。用葛蔓烧灰,水调敷涂。
6、治金疮中风,痉欲死:捣生葛根一斤,细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取一升服,若干者,捣末,温酒调三指撮,若口噤不开,但多服竹沥,又多服生葛根自愈,食亦妙。(《肘后方》)
7、治妊娠热病心闷:葛根汁二升,分作三服。(《伤寒类要》)
8、治食诸菜中毒,发狂烦闷;吐下欲死:煮葛根饮汁。(《补缺肘后方》)
9、治卒干呕不息:捣葛根,绞取汁,服一升差。(《补缺肘后方》)
10、治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生葛根,捣取汁,每服一小盏。(《圣惠方》)
11、治热毒下血,或因吃热物发动:生葛根二斤,捣取汁一升,并藕汁一升,相和服。(《梅师集验方》)
12、治心热吐血不止:生葛根汁半大升,顿服。(《广利方》)
13、伤寒(初觉头痛,内热脉洪)。用葛根四两,加水两升、豉一升,同煮成半升服。加生姜汁更好。
14、治伤寒温疫,风热壮热,头痛、肢体痛,疮疹已发未发:升麻、干葛(细锉)、芍药(白芍)、甘草(锉,炙)各等分。同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量大小与之,温服无时。(《阎氏小儿方》升麻葛根汤)
15、治暑天痢疾:干葛、乌梅、甘草三味。浓煎汤一碗服之。(《沈氏经验方》)
16、治酒醉不醒:葛根汁一斗二升,饮之,取醒,止。(《千金方》)
17、治癍疹初发,壮热,点粒未透:葛根、升麻、桔梗、前胡、防风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全幼心鉴》)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99

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
标签:中药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