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石,拾针,铁石,戏铁石,瓷石,伏石母,玄石,磁君,处石,延年沙,续未石,绿秋,玄武石,帝流浆,席流浆,熁铁石,元武石,吸铁石,吸针石,慈石,灵磁石,活磁石,雄磁石,摄石
康康
阅读:146
2024-12-07 18:24:22
评论:0
【中药名】磁石 cishi
【别名】吸铁石、吸针石、戏铁石、玄石、处石、灵磁石、摄石。
【药用部位】氧化物类尖晶石族磁铁矿的矿石。
【分布】产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福建、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挖。挖出后除去杂石和泥土。
【药材性状】不规则的块状或略带方形,多具棱角,大小不一。表面灰黑色或棕褐色,有金属样光泽,有的附有铁屑状棕色粉末。体重,质坚硬,断面不整齐,灰黑色或棕褐色。具磁性,日久磁性渐弱。有土腥气,无味。
【性味归经】性寒,味咸。归肝经、心经、肾经。
【功效主治】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重镇安神药。潜阳纳气,镇惊安神。治头目眩晕,食物昏花,耳鸣耳聋,肾虚气喘,惊痫,怔忡。
1、《本草求原》:治瞳神散大及内障。
2、《纲目》:明目聪耳,止金疮血。
3、《本草便读》:纳气平喘。
4、《本草衍义》:肾虚耳聋目昏者皆用之。
5、《本经》: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痟,除大热烦满及耳聋。
6、《本草从新》:治恐怯怔忡。
7、《药性论》:补男子肾虚风虚,身强、腰中不利,加而用之。
8、《玉楸药解》:治阳痿,脱肛,金疮,肿毒,敛汗止血。
9、《别录》:养肾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瘘,颈核喉痛,小儿惊痫。
10、《日华子本草》:治眼昏,筋骨羸弱,补五劳七伤,除烦躁,消肿毒。
【应用】用量9~30克,先煎。用治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惊悸失眠、肾虚气喘。
【药理】磁石主含超分散磁石微粒,可使实验大鼠血液中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数增加,血液凝固时间延长,血 浆纤维蛋白分解活性增加,同时中性粒细胞吞噬反应增加。混悬液有镇静、镇痛、抗惊厥、消炎和止血作用。
【成分】磁石主含四氧化三铁,其中氧化铁占31%,三氧化二铁占69%。此外尚含有铝、硅、磷、钙、镁等27种元素。
【使用禁忌】脾胃虚弱者慎服,不宜多服、久服。
【药方】
1、治小儿惊痫:磁石炼水饮。(《圣济总录》)
2、治诸般肿毒:吸铁石三钱,忍冬藤四两,黄丹(铅丹)八两,香油一斤。如常熬膏贴之。(《乾坤生意秘韫》)
3、治金疮肠出,欲入之:磁石、滑石各三两。为末,以白米饮调方寸匕服,日再服。(《刘涓子鬼遗方》)
4、治大肠虚冷脱肛:干蜗牛子一百枚(微炒,捣罗为末),磁石二两(捣碎,淘去赤汁)。上药,以水一大盏,煎磁石五钱,至五分,去滓,调蜗牛末一钱服之,日三服。(《圣惠方》)
5、治久患耳聋,养肾脏,强骨气:磁石一斤(捣研,水淘去赤汁,绵裹),猪肾一对(去脂膜,细切)。以水五升,煮磁石取二升,去磁石,投肾,调和以葱、豉、姜、椒作羹,空腹食之,作粥及入酒并得。(《圣惠方》磁石肾羹)
6、治金疮,止痛,断血:磁石末敷之。(《千金方》)
7、治阳不起:磁石五斤(研)。清酒三斗,渍二七日,一服三合,日夜一。(《千金方》)
8、治疔肿:磁石捣为粉,碱、醋和封之,拔根出。(《古今录验方》)
9、治明目,益眼力(《圣济总录》云:治肾藏风虚,眼生黑花):神曲四两,磁石二两,光阴砂一两。上三味,末之,炼蜜为丸,如梧子。饮服三十丸,日三,不禁。(《千金方》神曲丸,《纲目》名磁朱丸)
10、治子宫不收,痛不可忍:慈石酒浸,煅、研末,米糊丸梧子大。每卧时滑石汤下四十丸,次早用磁石散,米汤服二钱。散用磁石(酒浸)半两,铁粉(铁落)二钱半,当归五钱,为末。(《纲目》磁石丸)
11、补暖水脏,强益气力,明耳目,利腰脚:磁石十两(大火烧令赤,投于醋中淬之七度,细研,水飞过,以好酒一升,煎如饧),肉苁蓉二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 炙干),木香二两,补骨脂二两(微炒),槟榔二两,肉豆蔻二两(去壳),蛇床子二两。捣罗为末,与磁石煎相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二十 丸。(《圣惠方》磁石丸)
12、治耳聋耳鸣,常如风水声:滋石(捣碎,绵裹)半两,木通、菖蒲(米泔浸一、二日,切,焙)各半斤。上三味,以绢囊盛,用酒一斗浸,寒七日,暑三日,每饮三合,日再。(《圣济总录》磁石酒)
13、补肝肾虚,止冷泪,散黑花:磁石一两(煅,醋炙),菖蒲()、川乌(焙,去皮、尖)、巴戟天、黄芪、肉苁蓉、玄参各等分。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盐酒汤下,空心服。(《卫生家宝方》磁石丸)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