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海根菜,鹿角尖,大蒿子,海早,落首,乌菜,海带花,海藻菜,淡海藻,大叶海藻,小叶海藻,羊栖菜,海蒿子,马尾藻,海肠草
【中药名】海藻 haizao
【别名】海根菜、鹿角尖、大蒿子、海藻菜、乌菜、海带花。
【药用部位】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栖菜的藻体。前者称“大叶海藻”,后者称“小叶海藻”。(右图为小叶海藻)
【植物形态】海蒿子:多年生褐藻,褐色。固着器盘状。主干圆柱形,单生,小枝互生凋落后于主干上残留圆锥形迹。单叶,互生,叶形变化甚大,初生叶倒卵形、披针形,全缘,具中肋;次生叶较狭小,线形至披针形,中肋不明显。小枝末端常有气囊,圆球形,生殖托单生或成总状排列于生殖小枝上。羊栖菜:固着器假根状。叶状突起长棒状,先端盾形,有时膨大,中空成气泡;气囊纺锤形。
【产地分布】均生于低潮线下海水激荡处的岩石上。主产山东、辽宁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捞,去净杂质,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大叶海藻:卷曲皱缩,黑棕色,有的被有白霜,长30~60厘米。主干呈圆柱形,具圆锥状突起。主枝自主干两侧生出,侧枝自主枝叶腋生出,具短小的刺状突起。初生叶披针形或倒卵形,全缘或具粗锯齿;次生叶条形或披针形,叶腋间有着生条状叶的小枝。气囊黑褐色,球形或卵圆形,有的有柄,顶端钝圆,有的具细短尖,质脆,潮润时柔软;水浸软后膨胀,肉质肥厚,粘滑。气腥,味微咸。小叶海藻:较小,长15~40厘米。分枝互生,无刺状突起。叶条形或细匙形,先端稍膨大,中空。气囊腋生,纺锤形或球形,囊柄较长。质较硬。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咸。归肝经、胃经、肾经。
【功效主治】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药。软坚散结,消痰,利水,泄热。治瘰疬,瘿瘤,积聚,水肿,脚气,睾丸肿痛。
【应用】用量6~12克。水煎服,或浸酒和入丸散。用治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药理】能影响甲状腺功能,有缩肝脾、抑菌作用;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具有肝素样抗血凝作用;有降血脂作用,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并减轻动脉硬化;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尚具有抗肿瘤及抗感染等作用。
【成分】含藻胶酸、粗蛋白、甘露醇、灰分、脂肪、粘液质、果糖、岩藻糖、褐藻淀粉(即海带淀粉)、马尾藻多糖等成分。此外,提取出一种抗凝血成分,作用类似肝素。
【使用禁忌】脾胃虚寒者禁服,不宜与甘草同用。
【药方】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253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