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泠角,羱羊角,灵羊角,九尾羊角,羚羊尖,羚角,羚羊,羚羊粉

康康 阅读:348 2024-12-08 16:44:21 评论:0

  【中药名羚羊角 lingyangjiao

  【别名】泠角、九尾羊角、角、羱羊角。

  【药用部位】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

  【动物形态】身体大小与黄羊相似。头形比较特别,耳廓短小,眼眶突出。鼻端大,鼻中间具槽,鼻孔呈明显的筒状,整个鼻子呈肿胀状鼓起。雄羊具角一对,不分叉。角自基部长出后几竖直向上,至生长到整个角长1/3高度时,二角略向外斜,接着又往上、往里靠近再又微微往外,最后二角尖相向略往内弯。角尖端平滑,而下半段具环棱。角呈半透明状,蜡黄色。整个体色呈现灰黄色,但体侧较灰白,冬季时毛色更淡。

  【产地分布】性喜干旱,栖息于荒漠及半荒漠的开阔地区。冬季为避风雪,往往迁往比较平缓的山间坡地或平原过冬。仅分布于新疆北部。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捕捉,捕得后,将角从基部锯下,晒干。一般以8~10月采收者质好色佳。野生赛加羚羊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猎。

  【药材性状】长圆锥形,略呈弓状弯曲。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显青灰色;嫩枝全体光润如玉,无裂纹,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老枝有细裂纹;除顶端外,有10~16个隆起环脊,间距约2厘米。基部锯口类圆形,内有坚硬的骨塞,习称“羚羊塞”。除去骨塞后,对光透视,无骨塞部分的中心有一条细孔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质坚硬,断面角质。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性寒,味咸。归肝经心经

  【功效主治】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息风止痉药。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于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1、《本草再新》:定心神,止盗汗,消水肿,去瘀血,生新血,降火下气,止渴除烦。
2、《药性论》:能治一切热毒风攻注,中恶毒风卒死,昏乱不识人;散产后血冲心烦闷,烧末酒服之;主小儿惊痫,治山瘴,能散恶血。
3、《食疗本草》:伤寒热毒下血,末服之。又疗疝气。
4、 孟诜:主中风筋挛,附骨疼痛,生摩和水涂肿上及恶疮;又卒热闷,屑作末,研和少蜜服;亦治热毒痢及血痢。
5、《本草拾遗》:主溪毒及惊悸,烦闷,卧不安,心胸间恶气毒,瘰疬。
6、《本经》: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安心气。
7、《纲目》:平肝舒筋,定风安魂,散血下气,辟恶解毒,治子痫痉疾。
8、《别录》: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除邪气惊梦,狂越僻谬,及食噎不通。

  【应用】用量1~3克,宜单煎2小时以上,或磨汁、研粉服,每次0.3~0.6克。用治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湿毒发斑、痈肿疮毒。

  【药理】解热镇痛,镇静、抗惊厥;具有兴奋胃肠及子宫平滑肌作用,降低血压,增加耐缺氧能力。

  【成分】主要含角蛋白、磷酸钙、不溶性无机盐、多种氨基酸,并含五种磷脂类成分。

  【使用禁忌】脾虚慢惊禁服。

  【药方

1、治眼卒生白翳膜:羚羊角屑半两.泽泻半两,甘菊花一两,玉竹半两,菟丝子半两(酒浸三日,曝干,别捣为末)。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羚羊角散)
2、治阳厥气逆、多怒:羚羊角、人参各三两,赤茯苓二两(去皮),远志(去心)、大黄(炒)各半两,甘草一分(炙)。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宣明论方》羚羊角汤)
3、治心肺风热冲目,生胬肉:羚羊角(镑)、黄芩(去黑心)、柴胡(去苗)、升麻各三分,甘草(生锉)一两。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服。(《圣济总录》羚羊角汤)
4、治产后中风,身体反张如角弓:羚羊角屑三分,独活一两,当归三分(锉,微炒),防风一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细辛半两,肉桂半两,麻黄一两(去根、节)。捣,粗罗为末。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羚羊角散)
5、治血虚筋脉挛急,或历节掣痛:羚羊角磨汁半盏,以金银花一两五钱,煎汤一碗,和服。(《续青囊方》)
6、治时气七日,心神烦热,胸膈不利,目赤,不得睡卧:羚羊角屑、黄芩、柏子仁、黄连(去须)、川升麻、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各一两。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竹叶汤下三十丸。(羚羊角丸,⑥方以下出《圣惠方》)
7、治癫痫:羚羊角、僵蚕、钩藤、党参各1.5克,天麻、甘草各l克,全蝎0.7克,蜈蚣0.3克。上药混合研末,每服l克,每日2~3次。[《浙江中医杂志》1981,(11):522]
8、治小儿夜啼及多惊热:羚羊角屑一分,黄芩一分,犀角屑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锉),茯神一分,麦冬半两(去心,焙)。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服之。(羚羊角散)
9、治偏风,手足不随,四肢顽痹:羚羊角(镑)一两,独活(去芦头)二两,川乌头(炮裂,去皮、脐)三分,防风(去叉)一分。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以水二盏,煎取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腹、夜卧各一。(《圣济总录》羚羊角汤)
10、治卒食噎:羚羊角30克。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服3克。亦可以角水磨涂咽喉外。(《圣惠方》)
11、治中风手颤,亸曳语涩:羚羊角(镑)一两,犀角(镑)三分,羌活(去芦头)、防风(去叉)各一两半,薏苡仁(炒)、秦艽(洗)各二两。共研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竹叶汤下,渐加至三十丸。(《圣济总录》羚羊角丸)
12、治恶疮肿:羚羊角生磨,和水涂疮肿上。(《普济方》)
13、治伤寒时气,寒热伏热,汗、吐、下后余热不退,或心惊狂动,烦乱不宁,或谵语无伦,人情颠倒,脉仍数急,迁延不愈:羚羊角磨汁半盏,以甘草、灯心草各一钱,煎汤和服。(《方脉正宗》)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283

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
标签:中药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