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蕃荷菜、苏薄荷、鸡苏、蔢荷、夜息药、水益母、见肿消
【中药名】薄荷 bohe
【别名】蕃荷菜、苏薄荷、鸡苏、蔢荷、夜息药、水益母、见肿消、土薄荷。
【药用部位】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方形,被逆生的长柔毛及腺点。单叶对生,叶片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两面有疏柔毛及黄色腺点;轮伞花序腋生;萼钟形,外被白色柔毛及腺点,10脉,5齿;花冠淡紫色,4裂,上裂片顶端2裂;雄蕊4,前对较长,均伸出花冠外。小坚果卵圆形,黄褐色。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产地分布】生于河边、沟边、路边、小溪边及山野湿地。我国南北均产,尤以江苏产者为佳。
【采收加工】薄荷通常收割2次,第1次收割在小暑后大暑前(7月中下旬),主要提取薄荷油用;第2次收割在霜降之前(10月中下旬),主要作药材用,晒干或阴干。
【药材性状】茎方柱形,长60~90厘米,直径2~8毫米;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1~5厘米,有对生分枝,质脆,断面中空或白色。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湿润后展开,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至椭圆形,两面均有柔毛及腺鳞(放大镜下观察呈凹点状)。茎上部轮伞花序腋生,疏离,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多数存在,黄棕色。搓揉后有特殊香气,味辛凉。
【性味归经】性凉,味辛。归肺经、肝经。
【功效主治】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临床应用】用量3~6克,宜后下,外用适量。用治感冒风热、头痛、目赤、咽喉红肿疼痛、皮肤瘙痒、麻疹透发不畅等。
【药理】具有发汗、解热、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兴奋中枢神经、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而具消炎及解痉等作用;还能刺激神经末梢冷感受器而产生冷感,并反向性地造成深部组织血管的变化而起到消炎、止痛、止痒作用;对革兰氏阻性、革兰氏阴性球菌、杆菌及多种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保肝利胆作用、抗早孕及子宫的作用;对心血管,可麻痹心脏,扩张血管;对呼吸系统,具有祛痰作用及良好的止咳作用;促进透皮吸收,可用于抗微生物。
【成分】薄荷中主要含挥发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本品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0.80%(毫升/克)。另含左旋薄荷醇、异薄荷酮、胡薄荷酮、乙酸薄荷酯、异瑞福灵、薄荷异黄醐苷、迷迭香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1.《药性论》:新病瘥人勿食,令人虚汗不止。
2.《千金·食治》:动消渴病。
3.《本经逢原》:多服久服,令人虚冷;阴虚发热,咳嗽自汗者勿施。
4.《本草从新》:辛香伐气,多服损肺伤心,虚者远之。
【药方】
①治男妇伤风咳嗽,鼻塞声重:野薄荷6克,陈皮6克,杏仁6克(去皮尖)。引用竹叶十五片,水煎服。(《滇南本草》)
②治口疮:薄荷、黄柏,等分。为末,入青黛少许搽之。(《赤水玄珠》赴筵散)
③治血痢:薄荷叶煎汤单服。(《普济方》)
④治皮肤瘾疹不透,瘙痒:薄荷叶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6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⑤治一切牙痛,风热肿痛尤妙:薄荷、樟脑、花椒各等分。上为细末,擦患处。(《医学统旨》擦牙定痛散)
⑥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风热:薄荷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噙一丸。白沙糖和之亦可。(《简便单方》)
⑦治眼弦赤烂:薄荷,以生姜汁浸一宿,晒干为末,每用一钱,沸汤泡洗。(《明目经验方》)
⑧治结合膜炎:将薄荷叶用冷开水洗净后,浸入乳汁中10~30分钟。患眼用5%盐开水冲洗后。取薄荷叶盖于患眼上,经10分钟可再换1叶,每天数次。(《福建药物志》)
⑨治耳痛:鲜薄荷绞汁滴入。(《闽东本草》)
⑩治风气瘙痒:大薄荷、蝉蜕等分为末,每温酒调服一钱。(《永类钤方》)
⑾治蜂虿螫伤:薄荷贴之。(孟诜《必效方》)
⑿治脑漏,鼻流臭涕 野薄荷不拘多少。水煎,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⒀治干湿疥疮,皆以湿热而生,通身奇痒不休 薄荷一两,百部一两,地肤子一两。每日煎水洗一二次。(《吉人集验方》)
⒁治衄血不止:薄荷汁滴之。或以干者水煮,绵裹塞鼻。(《本事方》)
15、治火毒生疮如灸,火毒气入内,两股生疮,汁水淋漓者:薄荷煎法频涂。(《医说》)
【食疗方
1.菊桑薄竹茶
菊花5克,桑叶5克,薄荷3克,竹叶(淡竹叶)30克,白茅根30克。将诸品共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10分钟即成。代茶随时饮用。
功效 辛凉解表,清利咽喉。主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自汗鼻塞,咽喉肿痛,咳嗽痰稠等症。
2.薄荷苍夷白芷茶
薄荷6克,苍耳子12克,辛夷6克,白芷6克,葱白3根,茶叶2克。上述诸药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即成。代茶饮用。
功效 疏风通窍。主治鼻炎、鼻窦炎等病症。
3.薄荷红糖饮
薄荷15克,红糖60克。煎汤后加糖调味即成。可代茶饮。
功效 肝癌食疗方——此药膳清热,利温、退黄;有黄疸、腹水者可选用。
4.杏仁薄荷粥
杏仁(苦杏仁)30克(去皮尖),鲜薄荷10克,梗米50克。将杏仁放入沸水中煮到七分熟,放入梗米同煮将要熟时,放入薄荷,煮熟即可。
功效 辛散透表,温肺止喘。
5.薄荷粥
新鲜薄荷30克,粳米60克。将薄荷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备用。粳米入锅中,水煮成粥,待熟后加入薄荷药汁,稍炖即成。每日1剂,早晚分食。
功效 通关格,利咽喉,散风热。主治麻疹初起,外感风热等症。
6.桑叶薄菊枇杷茶
桑叶500g,黄菊花250g,枇杷叶250g,薄荷250g。上述诸药共制成粗末,用洁净的纱布袋分装,每袋10~15g。每取1袋,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盖焖10分钟即成。代茶频饮。
功效 疏风清热,解表清肺。主治风热感冒初起。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68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