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藤,钩藤钩子,方钩藤,金钩藤,吊藤,双丁,双钩,双钩藤,鹰爪风,吊风根,金钩草,倒挂刺,勾藤,勾丁,钩丁,钩耳,倒挂金钩

康康 阅读:140 2024-12-08 20:54:04 评论:0

  【中药名钩藤 gouteng

  【别名钓藤,钩藤钩子,方钩藤,金钩藤,吊藤,双丁,双钩,双钩藤,鹰爪风,吊风根,金钩草,倒挂刺,勾藤,勾丁,钩丁,钩耳,倒挂金钩

  【药用部位茜草科植物钩藤或华钩藤的带钩茎枝。

  【植物形态】钩藤:藤本。长达10米。小枝四棱柱形,光滑,幼时具白粉,变态枝呈钩状,长1~2厘米,下弯。叶对生;叶片纸质,椭圆形,长6~10厘米,宽3~6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全缘;托叶2深裂。头状花序单个腋生或总状花序顶生;花萼有中粗毛;花冠黄色。蒴果圆锥形,有疏柔毛。花期6~8月,果期10~11月。华钩藤:藤本。小枝方形,无毛。叶膜质,椭圆,长9~14厘米,宽5~8厘米,两面无毛。托叶全缘不裂,宽三角形至半圆形,顶端有时略有凹缺,头状花序横过花萼,直径 2~4厘米。花间小苞稀疏至多数。花序柄长5~8厘米,无毛,萼裂片线状矩圆形,被短柔毛,小蒴果棒状。花期5~7月,果期10~11月。

  【产地分布】钩藤:生于湿润林下或灌丛。分布于广西、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华钩藤:生于山地海拔疏林或润湿次生林下。分布于湖北及长江以南各省区。

  【采收加工】秋、冬季剪取带钩的茎段,清除残叶后,晒干。

  【药材性状】圆柱形或类方柱形,长2~3厘米,直径0.2~0.5厘米。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者具细纵纹,光滑无毛;黄绿色至灰褐色者有的可见白色点状皮孔,被黄褐色柔毛。多数枝节上对生2个向下弯曲的钩(不育花序梗),或仅一侧有钩,另一侧为凸起的疤痕;钩略扁或稍圆,先端细尖,基部较阔;钩基部的枝上可见叶柄脱落后的窝点状痕迹和环状的托叶痕。质坚韧,断面黄棕色,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或中空。无臭,味淡。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归肝经心包经

  【功效主治】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息风止痉药。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治小儿惊痫瘈疭,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痫。

1、《本草述》:治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又治远年痛风瘫痪,筋脉拘急作痛不已者。
2、《日华子本草》:治客忤胎风。
3、《本草征要》:舒筋除眩,下气宽中。
4、《药性论》:主小儿惊啼,瘈疭热壅。
5、《纲目》: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小儿内钓腹痛,发斑疹。
6、《别录》:主小儿寒热,惊痫。

  【应用】用量3~12克,煎服或入散剂。用治头痛眩晕、惊厥抽搐、妊娠子痫及高血压症。

  【药理】药理实验表明,具有降低血压、影响血流动力学、增强心肌电生理的作用,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具有镇静抗惊厥、收缩平滑肌等作用。

  【成分】含钩藤碱、异钩藤碱、毛钩藤碱、去氢毛钩藤碱等生物碱。另含有喜果苷、金丝桃苷、三叶豆苷、异去氢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钩藤碱Ⅳ、氧化物、左旋,表儿茶酚、东莨菪素等成分。

  【使用禁忌】最能盗气,脾胃虚寒者慎服。

  【药方

1、治全身麻木:钩藤茎枝、黑芝麻、紫苏叶各七钱。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2、发斑疹 钩藤钩子、紫草茸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或五分、-钱。温酒调下,无时。(《小儿药证直诀》紫草散)
3、治小儿盘肠内钓,啼哭而手足上撒,或弯身如虾者:钩藤、枳壳、延胡索各五分,甘草三分。水半盅,煎二分服。(《幼科指靠》钩藤汤)
4、治小儿惊疳,腹大项细 钩藤、甘草(炙)、人参、天花粉各一分。上四味,粗捣筛,每用一钱匕,水一小盏,煎取五分,去滓,分温二服。空心,午后服,随儿大小加减。(《圣济总录》钩藤饮)
5、治半边风:钩藤茎枝、荆芥各四钱,白英一两。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6、治小儿夜啼 钩藤6g,蝉蜕7个,灯心草1札。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7、治伤寒头痛壮热,鼻衄不止:钩藤、桑白皮(锉)、芒硝各一两,栀子仁、甘草(炙)各三分,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淡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下生地黄汁一合,搅匀,食后温服。(《圣济总录》钩藤汤)
8、治胎动不安,孕妇血虚风热,发为子痫者:钩藤、人参、当归、茯神、桑寄生各一钱,桔梗一钱五分。水煎服。(《胎产心法)钩藤汤)
9、治高血压,头晕目眩,神经性头痛 钩藤6~15g。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10、治面神经麻痹 钩藤60g,鲜夜交藤125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1、治呕血 钩藤、隔山消、鸟不落各10g。水煎服。(《湘南苗药汇编》)
12、治小儿卒得急痫 钩藤、甘草(炙)各半两。上锉碎,以水五合,煮取二合,分八服,日五夜三。(《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3、治小儿惊热:钩藤一两,芒硝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延龄散)
14、治诸痫啼叫:钩藤、蝉蜕各半两,黄连(拣净)、甘草、川大黄(微炮)、天竺黄各一两。上捣罗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水八分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煎至四分,去滓,温服。(《普济方》钩藤饮子)
15、治风热目赤头痛 钩藤12g,赤芍10g,桑叶10g,菊花1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16、治小儿惊痫,仰目嚼舌,精神昏闷:钩藤半两,龙齿一两,石膏三分,栀子仁一分,黄芩半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麦冬三分(去心,焙)。上药粗捣,罗为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钩藤散)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284

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
标签:中药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