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龙,地龙子,寒蚓,螼,蜿蟺,引无,附蚓,曲蟮,土蟺,虫蟮,蚯蚓干,曲鳝,广地龙,土地龙,蜿蟮,曲曲,蚯蚓,胊肕,蚓蝼,曲蟺,土龙,丘螾,蚯蟒,丘坎

康康 阅读:99 2024-12-14 15:37:10 评论:0

  【中药名地龙

  【别名】蚯蚓、曲蟮、土龙、广地龙、蚯蟒、丘坎、附蚓、寒蚓、土龙、虫蟮。

  【药用部位】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等数种蚯蚓的去内脏全体。前一种习称“广地龙”,后三种习稼“沪地龙”。

  【动物形态】体长11~38厘米,宽0.5~1.2厘米,前端尖,后端钝圆,全体由100余个环节组成。背孔自11~12节开始,背部灰紫色,后部稍淡,刚毛圈稍白,生殖环带位于第14~16节,其上无背孔和刚毛,环带前各节刚毛粗而硬。雄性生殖孔在第18节腹面两侧一小突上,外缘有浅皮褶,前后两边有1~2排小乳突。受精囊孔2对,位于7/8、8/9节间一椭圆形突起上。受精囊球形,管较短,盲管亦短,弯曲数转。

  【产地分布】生于潮湿、疏松而有机质多的泥土中,行动迟缓。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采收加工】春至秋季捕捉。捉后及时剖开腹部,洗去内脏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药材性状】长条状薄片,弯曲,边缘略卷,长10~20厘米,宽1~2厘米,全体具环节,背部棕褐色至紫灰色,腹部浅黄棕色;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习称“白颈”,较光亮。体前端稍尖,尾端钝圆。雄性生殖孔在第18节腹面两侧一小突上,前后两边有1~2排小乳突。受精囊孔2对,位于7/8、8/9节间一椭圆形突起上。体轻,略呈革质,不易折断。气腥,味微咸。

  【性味归经】性寒,味咸。归肝经脾经膀胱经

  【功效主治】。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息风止痉药。清势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平喘利尿。主热病发热狂燥,惊痫抽搐,肝阳头痛,中风偏瘫,风湿痹痛,肺热喘咳,小便不通。

1、《本草衍义》:治肾脏风下疰病。
2、《科学的民间药草》:有解热、利尿、舒展支气管作用,可治气喘等病。
3、《滇南本草》:祛风,治小儿瘈疭惊风,口眼歪斜,强筋治痿。
4、《会约医镜》:治跌打损伤,痘疮紫黑。
5、《唐本草》:《别录》云:盐沾为汁,疗耳聋。
6、《山东中草药手册》:解毒,通络,平喘,降血压。
7、《药性论》:主蛇毒。
8、《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并痫疾,去三虫,天行热疾,喉痹,蛇虫伤。
9、《别录》:疗伤寒伏热狂谬,大腹,黄疸。
10、《纲目》:主伤寒疟疾大热狂烦,及大人小儿小便不通,急慢惊风,历节风痛,肾脏风注,头风,齿痛,风热赤眼,木舌,喉痹,鼻息,聤耳,秃疮,瘰疬,卵肿,脱肛,解蜘蛛毒,疗蚰蜒入耳。
11、 陶弘景:温病大热狂言,饮其汁皆瘥,与黄龙汤疗同也。熬作屑,去蛔虫。
12、《蜀本草》:解射罔毒。
13、《本经》:主蛇瘕,去三虫,杀长虫。

  【应用】用量4.5~9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烂、化水或研末调敷。用治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咳嗽、尿少水肿、高血压。

  【药理】有溶栓、抗凝血作用;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抑制心脏传导;具有部分扩张内脏血管、利钠、利尿、降低三酰甘油作用。具有解热、镇静、抗惊厥等作用;通过阻滞组胺受体达到平喘作用,舒张子宫、肠管平滑肌,具有快速杀灭精子的作用;对人型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成分】地龙含有次黄嘌呤、蚯蚓解热碱、蚯蚓素及多种氨基酸,尚含琥珀酸。其提取物对多数动物有缓慢持久的降压作用;浸剂对豚鼠实验性哮喘有平喘作用;对离体蛙心,适量可使心跳增强;动物实验尚有解热、镇静、抗惊厥作用;次黄嘌呤为降压成分,并有抗组织胺及舒张气管作用。

  【使用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孕妇禁服。本品味腥,内服易汁致呕吐,煎剂宜配少量陈皮,或炒香研末装胶囊,可减少此反应。

  【药方

1、治喉痹:地龙一条,细研,用白梅去核,以皮裹之,重着薄绵再裹,含咽津。(《圣惠方》)
2、治风头痛及产后头痛:地龙(去土,炒)、半夏(生姜汁捣作饼,焙令干,再捣为末)、赤茯苓(去黑皮)各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一字至半钱匕,生姜、荆芥汤调下。(《圣济总录》地龙散)
3、治阳毒结胸,按之极痛,或通而复结,喘促,大躁狂乱:生地龙四条,洗净,研如泥,入生姜汁少许,蜜一匙,薄荷汁少许,新汲水调服。若热炽者,加片脑少许,即与揉心下,片时自然汗出而解,不效再服一次。(《伤寒蕴要》)
4、治乳痈:地龙一二条,入生姜于乳钵内,研如泥,涂四旁,纸花贴之。(《普济方》)
5、治齿痛:蚯蚓干者,捣末,著痛处。(《千金方》)
6、治丹毒:中等活地龙七条,紫背浮萍一碗。研细敷。(《直指方》)
7、治风赤眼:地龙十条炙干,捣细罗为散,夜临卧时,以冷茶调下二钱,服之。(《圣惠方》)
8、治小便不通:蚯蚓杵,以冷水滤过,浓服半碗。(《斗门方》)
9、治支气管喘息:地龙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次一钱,日服三次,温开水下。(《吉林中草药》)
10、治头痛目运,及喉痹缠喉风等:长蚯蚓不拘多少,以龙脑(冰片)、麝香相和研匀,丸如麻子大。每用以生姜汁涂鼻中,每边各内一丸。(《圣济总录》龙珠丸)
11、治打伤:白颈蚯蚓不拘多少。去土洗净,焙干研末。每服6克,葱、姜汤下,衣被盖暖,出汗即愈。亦治痛风。(《伤科汇纂》)
12、治齿断血出不止:干地龙末一钱,白矾灰一钱,麝香末半钱,同研令匀,于湿布上涂药,贴于患处。(《圣惠方》)
13、治抽筋:地龙一条,胡黄连一钱。水煎,日服三次。(《吉林中草药》)
14、治高血压:活蚯蚓三至五条,放盆内排出污泥后切碎,鸡蛋二至三个,炒熟吃,隔天吃一次,至血压降至正常为止。(《山东中草药手册》)
15、治对口毒疮,已溃出脓:蚯蚓,捣细,凉水调敷,日换三四次。(《扶寿精方》)
16、治中风半身不遂:地龙三钱,全蝎二钱,赤芍四钱,红花三钱,牛藤四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17、治咽喉红肿,以防蛾患:蚯蚓七条。用滚水泡,候冷去泥,和荸荠汁饮之。(《喉科金钥》地龙饮)
18、治小儿急慢惊风:白颈蚯蚓,不拘多少,去泥焙干,为末,加朱砂等分,糊为丸,金箔为衣,如绿豆大。每服一丸,白汤下。(《摄生众妙方》)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287

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
标签:中药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