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子,韭采仁,韭菜子,韭菜仁,韮子,陈韭子

康康 阅读:165 2024-12-22 15:37:47 评论:0

  【中药名韭菜子 jiucaizi

  【别名韭采仁,韭菜子,韭菜仁,韮子,陈韭子

  【药用部位百合科植物韭菜的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5厘米,具特殊强烈臭味。根茎横卧,生多数须根,上有1~3个丛生的鳞茎,呈卵状圆柱形。叶基生,长线形,扁平,先端锐尖,边缘粗糙,全缘,光滑无毛,深绿色。花茎自叶丛抽出,长可达50厘米,三棱形,伞形花序,顶生,总苞片膜质,白色,通常1~3片,基部合生,先端锐尖,花被6裂,白色,裂片长圆形,先端渐尖或急尖,排列为2轮,互生,雄蕊6枚,雌蕊l枚,子房上位,3室,三棱状。蒴果倒心状三棱形,绿色。种子黑色,扁平,略呈半卵圆形,边缘具棱。花期6~7月,果期7~9月。

  【产地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生用或炒用。

  【药材性状】半圆形或半卵圆形,略扁,长2~4毫米,宽1.5~3毫米。表面黑色,一面突起,粗糙,有细密的网状皱纹,另一面微凹,皱纹不甚明显。顶端钝,基部稍尖,有点状突起的种脐。质硬。气特异,味微辛。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甘。归肾经肝经

  【功效主治】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阳药。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治阳痿梦遗,小便频数,遗尿,腰膝酸软冷痛,泻痢,带下,淋浊。

1、《本草再新》:治筋骨疼痛,赤白带下。
2、《现代实用中药》:治疝痛。
3、《食物本草》:研末,治白痢白糖拌,赤痢黑糖拌,陈米饮下。
4、《别录》:主梦泄精,溺白(一作溺血)。
5、《本草正》:妇人阴寒,少腹疼痛。
6、《滇南本草》:补肝肾,暖腰膝,兴阳道。治阳痿。
7、《岭南采药录》:患鼻渊,烧烟熏之。内服能散跌打损伤积瘀。
8、《纲目》:补肝及命门。治小便频数,遗尿,女人白淫白带。
9、《日华子本草》:暖腰膝。
10、《本草汇言》:通淋浊,利小水。

  【应用】用量3~9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治疗遗精、腰膝酸痛、遗尿尿频、白浊带下。

  【药理】有增强肝、脾、肾功能,壮盛阳气的功效,特有的成分硫化基可促进浮华酵素的分泌,增加食欲;有暖胃的作用,且能帮助人体将毒素排出体外。此外还有调味、杀菌的作用。

  【成分】含皂苷、维生素C、硫化物、生物碱、香豆素、强心苷、糖等成分。

  【使用禁忌】阴虚火旺者忌用。

  【药方

1、治耳聋 韭子一分(微炒),头发一分(烧灰),巴豆半分(去心皮)。上件药,用研令细,绵裹塞耳中,一日一换。(《圣惠方》)
2、治白浊茎痛 韭菜子五钱,车前子三钱。白酒煎,露一宿,空心热服。(《同寿录》)
3、治神经衰弱 韭菜子、丹参各9g,茯神、何首乌各12g,五味子6g。煎服。(《安徽中草药》)
4、治腰脚无力:韭子一升(拣净,蒸两炊久,曝干,簸去黑皮,炒黄,捣粉),安息香二大两(水煮一、二百沸,慢火炒赤色)。和捣为丸,梧子大,如干,入少蜜。每日空腹酒下三十丸,以饭三、五匙压之。(《海上集验方》)
5、治顽固性呃逆 韭菜子干品或炒后研末服,每次9~15g,每日2次。(南药《中草药学》)
6、治失精 韭子一升,龙骨三两,赤石脂三两。凡三物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小品方》韭子汤)
7、治虚劳尿精:韭子二升,稻米三升。上二味,以水一斗七升煮如粥。取汁六升,为三服。(《千金方》)
8、治白痢、赤痢 (韭子)研末。治白痢白糖拌,治赤痢黑糖拌,陈米饮下。(姚可成《食物本草》)
9、治肾与膀胱虚冷,真气不固,小便滑数:韭子四两,舶上茴香(小茴香)(炒)、补骨脂(炒)、益智仁、鹿角霜、白龙骨三两(煅,别研细如粉)。上为细末,以青盐、鹿角胶各一两,同煮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魏氏家藏方》)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309

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
标签:中药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