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西枸杞、中宁枸杞、山枸杞、杞红实、甜菜子
【中药名】枸杞子 gouqizi
【别名】西枸杞、中宁枸杞、山枸杞、杞红实、甜菜子。
【药用部位】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灌木。主茎粗壮,先端通常弯曲下垂,外皮淡灰黄色。叶互生或数片簇生于短枝上;叶片卵状披针形,全缘。花腋生,常单一或2~6朵簇生于短枝上;花萼钟状,先端多2~3裂,花冠漏斗状,先端5裂,粉红色或淡紫色,具暗紫色脉纹,边缘有疏纤毛;雌蕊5枚,外露。浆果椭圆形,红色。种子多数。花期6~9月,果期7~10月。
【产地分布】野生和栽培均有。分布于河北、内蒙古、陕西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果实呈橙红色时采收,晾至皮皱后,再曝晒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软,除去果梗;或热风低温烘干,除去果梗。
【药材性状】类纺锤形或椭圆形。表面红色或暗红色。果皮柔韧,果肉厚,有粘性,内含种子多数。气微、味甜。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肝经、肾经。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①陶弘景:补益精气,强盛阴道。
②《药性论》: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
③《食疗本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
④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引饮,肾病消中。
⑤《纲目》:滋肾,润肺,明目。
⑥《本草述》:疗肝风血虚,眼赤痛痒昏翳。治中风眩晕,虚劳,诸见血证,咳嗽血,痿、厥、挛,消瘅,伤燥,遗精,赤白浊,脚气,鹤膝风。
【临床应用】用量6~12克,水煎服;或入丸、散、膏、酒剂。用治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药理】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肿瘤、降血脂、保肝、促进造血功能、抗遗传损伤、降血糖、降血压、抑制心脏及兴奋肠道等拟胆碱作用、增强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及延长其游泳时间。
【成分】含多糖、脂肪酸、甜菜碱、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氨基酸、维生素C及多种微量元素等。另含阿托品、胡萝卜苷、隐黄质、玉蜀黍黄质、东莨菪素等成分。
【使用禁忌】外感实热、脾虚泄泻者慎服。
【药方】①治肾虚腰痛:枸杞子、地骨皮各1斤,川萆蔛、川杜仲各300克。俱晒燥,微炒,以好酒三斗,净坛内浸之,煮一日,滤出渣。早晚随量饮之。(《千金要方》)
②治痹证属风湿:枸杞子1斤,真汉防己120克(俱用酒拌炒),羌活、独活各30克,川牛膝、木瓜各15克。俱微炒,研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早服9克,白汤下。(《圣惠方》)
③治虚劳烦渴不止:枸杞子(酒拌微炒)240克,地骨皮(微炒)300克,共研为末;麦门冬(去心)、熟地黄各120克,酒煮捣膏,和前药共为丸,梧桐子大。每早晚各服12克,白酒下。(《千金要方》)
④补虚,长肌肉,益颜色,肥健入:枸杞子二升。清酒二升,溺碎,更添酒浸七日,溉去滓,任情恢之。(喀延年方》枸杞子酒)
⑤治虚劳,下焦虚伤,微渴便数:枸杞子一两,黄蔑一两半(挫),人参一两(去芦头),接心三分,当归一两,白芍药一两。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杨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圣惠方》构棍子散)
⑥治注夏虚病:拘把子、五味子。研细,滚水泡封三日,代茶饮。(《摄生众妙方》)
⑦治肝虚或当风眼泪:拘把二升。捣破,纳绢袋冲;置罐中,以酒一斗浸干,密封匆泄气,三七日。每日饮之,醒醒匆醉。(《圣离方》)
⑧治目亦生器:构把子捣汁,日点三、五次。(《肘后方》)
【食疗方】
1.参杞酒
党参15克,枸杞子15克,米酒500毫升。将党参、枸杞子洗净,干燥后研为粗末,放入细口瓶内,加入米酒,密封瓶口,每日振摇1次,浸泡7天以上。每次服15毫升,早晚各服1次。
功效:益气补血、宁心安神。主治心脾两虚、心悸失眠、夜寐多梦、食欲不振、肢体倦怠等。
2.红杞乌参鸽蛋
枸杞子15克,水发乌参2只,鸽蛋12个。将乌参内壁膜去除干净,用沸汤氽两遍,冲洗干净,再用尖刀在腹壁刺成菱形花刀;鸽蛋凉水时下锅,用文火煮熟,捞出投入凉水内,剥壳,放在碗内;枸杞子洗净;葱切段,姜拍破。在锅中注入花生油,烧沸,鸽蛋滚满干豆粉,放人油锅内炸,炸至黄色时捞出。将锅烧热,注入猪油,烧沸,下葱、姜煽炒,随后倒入鸡汤,略煮,捞去姜、葱。投入乌参和适量酱油、料酒、胡椒粉,烧沸后,撇去浮沫,改用文火煨40分钟左右,投入鸽蛋和枸杞子,再煨10分钟,取出乌参和鸽蛋。汁内加入味精调味,用水豆粉勾芡,再淋沸猪油,浇在乌参和鸽蛋上。当点心食用。
功效:功能补肾滋阴,养肝明目。用治精血亏损,虚劳劳怯,阳萎,遗精
3.杞圆膏
枸杞子、龙眼肉各等份。加水,用小火多次煎熬至枸杞子、龙眼肉无味,去渣继续煎熬成膏,每次1~2汤匙,沸水冲服。
主治肝肾不足,血不养心,腰膝痿软,头昏耳鸣,心悸健忘等症。
4.枸杞炖羊肉
羊腿肉1000克,枸杞子20克,清汤2000克。将羊肉清洗干净,投入沸水锅内煮透,再丢入冷水中洗去血沫,切成肉块。取适量生姜切片,葱切段。将铁锅烧热后投入羊肉和姜片煽炒,烹入料酒炝锅。炒透后将羊肉和姜片一并倒入砂锅内,放入枸杞子、清汤和适量食盐、葱段,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加上锅盖,用文火炖煮,以羊肉熟烂为度。拣去葱、姜、酌加味精。当菜或点心食用。
功效:益精明目,补肾温中。用洽脾肾亏虚,性欲减退,阳萎早泄。年老体弱者也可食用。
5.山楂枸杞饮
山楂、枸杞各15g。二者加沸水冲泡。每日频饮。
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腰膝酸软,目暗昏花等症。枸杞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具有养阴补血,益精明目之功效,还可保肝、降血压、降血糖,与山楂共用,具有补肝益肾,补血益脑功能。
6.杞味茶
枸杞子、五味子各等份。干燥后研为粗末,每次9~15克,沸水浸泡,代茶饮。
主治气阴不足的人,不能适应夏季的炎热气候,常于春夏之交,眩晕体倦,两脚竣软,心烦自汗,饮食减少,脉浮乏力,亦即古时所称"疰夏"(或作"注夏")的病证。
7.枸杞虾仁
鲜虾仁500克,枸杞子30克。将虾仁上浆划油,另起锅烹入葱姜小料,倒入虾仁、枸杞,加盐、料酒、高汤,调好口味,颠翻均匀即成。
功效:滋补肾肝,益精明目。主治腰膝酸痛,头晕眼花等
8.枸杞酒
干枸杞子200克,白酒300毫升。将枸杞子洗净,沥去水分,剪碎后放入细口瓶内,加入白酒,密封瓶口。每日振摇1次,浸泡7天以上。饮完后可加酒再浸泡1次。最后可将酒泡过的枸杞子拌白糖食用。每日10~20毫升,晚餐或睡前饮用。
功效:滋养肝肾。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目暗、目涩、视弱、迎风流泪等。
9.枸杞炖甲鱼
甲鱼300g,枸杞子30g,熟地黄15g,北黄芪10g。将甲鱼洗净,去头、爪,切成小方块置锅内,放入枸杞、熟地黄、北黄芪,加适量清水烧开,去浮沫,移文火炖至甲鱼肉熟透即成。
功效:滋阴补血,适于肿瘤病人形瘦无力,面色恍白或萎黄,精神疲倦,贫血明显,或伴有盗汗虚热。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50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