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乌藨子,竻蔗子,覆盆,竻藨子,复盆子,西国草,毕愣伽,木麦莓,山泡,小托盘

康康 阅读:127 2025-01-09 21:10:07 评论:0

  【中药名覆盆子 fupenzi

  【别名乌藨子,竻蔗子,覆盆,竻藨子,复盆子,西国草,毕愣伽,木麦莓,山泡,小托盘

  【药用部位】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的聚合果。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茎直立,枝条细长,疏生微变倒刺。裂片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边缘有重齿,基部浅心形,主脉5条。花白色,花瓣5片,卵圆形。雄蕊多数;雌蕊有多数离生心皮。聚合果卵球形,红色,下垂。花期4~5月,果期6~7月。

  【产地分布】生于溪旁或山坡灌木丛中、林缘及乱石堆中。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采收加工】6~8月,将未成熟的青色聚合果摘下,放入沸水中稍浸后,置烈日下晒干,除去果梗杂质。

  【药材性状】多数小核果聚合,全体呈半球形、扁圆锥形或类球形,上部钝圆,基部中心凹入。长6~13毫米,直径5~12毫米。表面灰绿色或淡棕色,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短毛;宿萼棕褐色,5裂,裂片先端多已折断,上有许多棕色残存花丝,下有细长果柄或其痕迹。横切面类圆形,周围有小核果紧密排列成环,小核果囊状,长2~2.5毫米,宽0.8~1.2毫米,基部较小,背面隆起,密被灰白色或黄绿色茸毛,两侧有网状凹纹,腹部有突起棱线,质硬,内含棕色种子1粒。气清香,味微酸涩。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酸。归肾经膀胱经

  【功效主治】属收涩药下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补肝肾,助阳,固精缩尿,明目。用于虚劳,目暗,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

1、《本草述》:治劳倦、虚劳,肝肾气虚恶寒,肾气虚逆咳嗽、痿、消瘅、泄泻、赤白浊,鹤膝风,诸见血证及目疾。
2、《日华子本草》:安五脏,益颜色,养精气,长发,强志。疗中风身热及惊。
3、《本草蒙筌》:治肾伤精竭流滑。
4、《开宝本草》:补虚续绝,强阴建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温中益力,疗劳损风虚,补肝明目。
5、《别录》:主益气轻身,令发不白。
6、《本草衍义》:益肾脏,缩小便。
7、《药性论》:主男子肾精虚竭,女子食之有子。主阴痿。

  【应用】用量6~12克,煎汤内服;或入丸、散,亦可浸酒或熬膏。用治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肝肾不足之目暗不明等。

  【药理】本品似有雌激素样作用,并能抑制霍乱弧菌生长。

  【成分】含覆盆子酸、鞣花酸、覆盆子苷F1、覆盆子苷F2、覆盆子苷F3、覆盆子苷F4、覆盆子苷F5、覆盆子酸、β-谷固醇等成分。聚合果每100克中含维生素C3379毫克、水分79.93%、蛋白质2.232%、总糖6.750%、有机酸1.472%,以及维生素A类物质,其含量按维生素A计算为0.058 6%。

  【使用禁忌】肾虚火旺,小便短赤者慎服。

  【药方

1、治小儿肾虚遗尿 覆盆子30g。用水2碗,文火煎至1碗,去渣取汤,再用药汤煮瘦猪肉60~90g,不加作料,文火煮熟。肉和汤同时吃下。每日服1次,一般2~3次可愈。【《中医杂志》1983,24(5):377】
2、治血虚生风,肝肾俱虚,目昏不明 覆盆子三两(酒洗,炒),桑椹子、枸杞子(俱晒干炒),当归、白芍药、葳蕤(玉竹)、牡丹皮、怀生地(生地黄)、川芎各二两(俱酒洗,炒)。共为末。每早、晚各食后服三钱,白汤调送。(《本草汇言》引《寇氏本草》)
3、治阳事不起:覆盆子,酒浸,焙研为末,每旦酒服三钱。(《濒湖集简方》)
4、治积年目疾昏涩不明,治赤目尤效 用覆盆子掏汁滴目中,有虫出如丝便效。(《古今医统》)
5、治肺虚寒:覆盆子,取汁作煎为果,仍少加蜜,或熬为稀饧,点服。(《本草衍义》)
6、治尿崩症,年老体虚小便失禁 覆盆子9g,山药、益智仁、乌梅各6g,炙甘草4.5g。煎服。(《安徽中草药》)
7、治膀胱虚冷,小便频数不禁 覆盆子(酒浸炒)四两,木通一两二钱,甘草五钱,共为末。每旱服三钱,白汤调送。(《本草汇言》引《寇氏本草》)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329

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
标签:中药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