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乌扇,扁竹,寸干,剪刀草,扇把草,山蒲扇,乌蒲,黄远,乌萐,夜干,乌翣,乌吹,草姜,鬼扇,凤翼,扁竹根,野萱花,扁竹,地萹竹,较剪草,黄花扁蓄,开喉箭, 黄知母,冷水丹,冷水花,扁竹兰,金蝴蝶,

康康 阅读:588 2024-10-18 16:16:09 评论:0

  【中药名射干 shegan

  【别名】乌扇、扁竹、寸干、金绞剪、剪刀草、扇把草、山蒲扇。

  【来源】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的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20厘米。根状茎横走,略呈结节状,外皮鲜黄色,生多数须根。茎直立,下部生叶。叶2列,嵌叠状排列,宽剑形,扁平,长25~60厘米,宽2~4厘米,绿色,常带白粉,基部抱茎,叶脉平行。聚伞花序伞房状顶生;总花梗和小花梗基部具膜质的苞片;花橘黄色,直径3~5厘米,花被片6,椭圆形,长2~2.5厘米,宽约l厘米,散生暗红色斑点,内轮3片较外轮3片略小,基部合生成短筒;雄蕊3枚,着生在花被片基部;子房下位,3室,花柱棒状,顶端3浅裂,被短柔毛。蒴果倒卵圆球形,长2.5~3.5厘米,有3纵棱,成熟时沿缝线3瓣裂。种子黑色,近球形,有光泽。花期7~9月,果期8~9月。

  【产地分布】生长于山坡、干草原、沟谷及滩地,亦有栽培供观赏用的。广布于全国各地。

  【采收加工】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

  【药材性状】不规则结节状,长3~10厘米,直径1~2厘米。表面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有较密的环纹。上面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偶有茎基残存;下面有残留细根及根痕。质硬,断面黄色,颗粒性。气微,味苦、微辛。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肺经

  【功效主治】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降火,解毒,散血,消痰。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

1、《纲目》: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

2、《南京民间药草》:根茎、花和种子,泡酒服,治筋骨痛。

3、《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4、《别录》: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

5、《日华子本草》:消痰,破癥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开胃下食,消肿毒,镇肝明目。

6、《珍珠囊》:去胃中痈疮。

7、《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洗肿,拔毒散血,跌打亦用。

8、《分类草药性》:治妇人白带。

9、陶弘景:疗毒肿。

10、《本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11、《药性论》:治喉痹水浆不入,通女人月闭,治疰气,消瘀血。

  【应用】用量3~9克,水煎服。用治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具抗菌、抗病毒、消炎作用,对治疗病毒性咽喉炎有很大意义,特别用于治疗喉头痉挛水肿效果较好。此外,与其他中药配伍对感冒、气管炎、慢性胃炎疗效颇佳。

  【药理】具有抗炎、解热、抗过敏、抗微生物、祛痰、抗凝血、促进唾液分泌、降血压、利胆、利尿、增进神经细胞生存和生长等作用。

  【成分】本品含鸢尾苷元、鸢尾黄酮新苷元A、洋鸢尾素、射干酮、杧果苷、射干醛、射干醇A、射干醇B等,还含野鸢尾苷和栏果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病无实热、脾虚便溏及孕妇忌服。

  【药方

1、治舌本强直 射干八两,大青三两,石膏十两,赤蜜一升。上四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下蜜,煎取二升,分三服。(《千金要方》射干煎)

2、治瘰疬结核,因热气结聚者:射干、连翘、夏枯草各等分。为丸。每服二钱,饭后白汤下。(《本草汇言》)

3、治胃热停痰,有血积上吐者 射干、川贝母、生地黄、牡丹皮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五分,食后白汤下。(《永类钤方》)

4、治小儿风痰吐沫,气喘咳嗽,肚腹膨胀,不思饮食,其证肺胀喘满,胸高气急,两胁摇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嗽渴,声嘎不鸣,痰涎潮塞,俗云马脾风 射干一钱,大黄、槟榔、牵牛子各二钱,麻黄、甘草各八分。俱微炒,研为末,每服五分,蜜汤调服。(《本草汇言》)

5、治咽喉肿痛: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袖珍方》)

6、治白喉 射干3g,山豆根3g,金银花15g,甘草6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7、治乳痈初起:扁竹根(如僵蚕者)同萱草根为末。蜜调服。极有效。(《永类钤方》)

8、治小儿疝,发时肿痛如刺 用生射干汁,取下,亦可丸服之。(《肘后方》)

9、治痈肿焮赤 射干五钱,金银花一两,水煎服。(《本草汇言》引《永类钤方》)

10、治喉痹:射干,旋取新者,不拘多少。擂烂取汁吞下,动大腑即解。或用酽醋同研取汁噙,引出涎更妙。(《医方大成论》)

11、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

12、治恶核肿结不肯散 射干、升麻各二两。以水三升煮取半升,分再服,以滓熨上。(《医心方》引《葛氏方》)

13、治关节炎,跌打损伤 射干90g,入白酒500g,浸泡1星期。每次饮15g,每日2次。(《安徽中草药》)

14、治伤寒热病,喉中闭塞不通:生乌扇一斤(切),猪脂一斤。上二味合煎,药成去滓。取如半鸡子,薄绵裹之,纳喉中,稍稍咽之取瘥。(《千金方》)

15、治水蛊腹大,动摇水声,皮肤黑,阴疝肿刺:鬼扇细捣绞汁,服如鸡子,即下水。(《补缺肘后方》)

16、治腮腺炎:射干鲜根10~15g,水煎,饭后服,日服2次。(《福建民间草药》)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161

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
标签:中药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