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脚木皮、鸭脚皮、鹅掌柴树皮、伞托树皮
【中药名】鸭脚木皮 yazhangmupi
【别名】鸭脚皮、鹅掌柴树皮、伞托树皮。
【植物形态】乔木或灌木,小枝粗壮。叶为掌状复叶,具长柄;小叶近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全缘或微向背面反卷,顶端急尖或短尖。有时钝,基部阔楔形或楔形,幼时有星状茸毛,后近无毛。伞形花序再排成圆锥花序,每伞形花序有花3~8朵;花小,白色,芳香,花萼的上部有5~6细齿;花瓣5片,肉质;雄蕊5枚,比花瓣长;雌蕊l枚,子房5室。核果圆球形。宿存花柱,柱头略膨大。
【产地分布】生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或向阳的山坡上,为冬季的蜜源植物。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台湾、浙江、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剥取树皮,卷成圆筒状或板块状,晒干。
【药材性状】卷筒状或不规则板块状,板块状的长短不一。外表面灰色或灰褐色,粗糙,密具细小的疣状凸起及皮孔;内表面淡棕褐色,有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纤维性。气无,味苦涩。
【性味归经】性凉,味苦。归肺经。
【功效主治】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发汗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
①活血祛瘀,清热。治风湿,跌打,烧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治流感发热,咽喉肿痛,风湿骨痛,跌打瘀积肿痛。
③驳骨止血,消肿止痛。治风湿骨痛,跌打骨折,伤积肿痛,刀伤出血。《陆川本草》
④除湿舒筋活络,清胃肠酒湿积滞。《岭南草药志》
⑤治斑痧毒,以之煎水服。《岭南采药录》
⑥根皮:治酒病,洗烂脚,敷跌打,十蒸九晒,浸酒祛风。《生草药性备要》
【应用】用量15~30克,煎服;外用适量,酒炒敷或煎水洗患处。用治感冒风热,咽喉肿痛;近有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外用治跌打损伤、风湿热痹。
【成分】含挥发油、酚类、氨基酸和有机酸。水煎剂对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使用禁忌】虚寒者及孕妇忌服。
【药方】
①接骨方:生鸭脚木皮六两,生犁片木叶四两,生官榕木叶四两,雄鸡一只。共捣烂,双酒炒热敷患处,二十四小时去药,再加酒炒热熨患处。(《陆川本草》)
②治风湿骨痛:鸭脚木皮六两,浸酒一斤。每日服两次,每次五钱至一两。(《广西中草药》)
③治红白痢疾:鸭脚木皮去外皮,洗净,一蒸一晒,用四两,水煎服。(《岭南草药志》)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43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