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齿,龙牙,青龙齿,煅龙齿

康康 阅读:156 2024-12-07 19:21:03 评论:0

  【中药名】龙齿 longchi

  【别名龙牙,青龙齿,煅龙齿

  【来源】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牙齿化石。

  【分布】分布于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等地。主产于山西、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处黄河两岸地区,以山西产量最多。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从动物化石中拣出牙齿或敲掉牙床即可。

  【药材性状】齿状或破碎成不规则块状。完整者可分犬齿和臼齿。犬齿呈圆锥形,略弯曲,先端断面中空。臼齿呈圆柱形或方柱形,略弯曲,一端较细,有深浅不同的棱。其中青灰色或暗棕色者,习称“青龙齿”,呈黄白色者,习称“白龙齿”,有的表面具有光泽的珐琅质。质坚硬,断面粗糙,凹凸不平或有不规则的凸起棱线。具吸湿性。无臭,无味。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涩。归心经肝经

  【功效主治】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重镇安神药。镇惊安神,清热除烦。主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身热心烦。

1、《药性论》:镇心,安魂魄。
2、《本经》: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诸痉。
3、《日华子本草》:治烦闷,癫痫,热狂。
4、《别录》:小儿惊痫,身热不可近,大人骨间寒热。

  【应用】用量10~15克,打碎先煎,或人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用治惊痫、癫狂、心悸怔忡、身热心烦、失眠多梦。

  【成分】主含碳酸钙、磷酸钙,尚含少量铁、钾、钠等。本品具有中枢镇静作用,能降低小鼠脑组织中多巴胺和高香草酸水平,使中枢神经镇静。

  【使用禁忌】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

  【药方

1、治牙齿根宣露挺出,烂肉,黑血不止,疼痛摇动,臭气,欲脱落 龙齿、黄矾、白石脂各二两,桂心(肉桂)一分,芎藭(川芎)半两,皂角刺一两(锉,微炒)。上为末,不津器中盛之。每食后,用少许贴之。有津勿咽。(《圣惠方》龙齿散)

2、治小儿百日以来,痰实壮热兼惊 龙齿、大黄(锉,炒)各一分,枳壳(大者)一枚(去瓤,麸炒黄),朴消、甘草(炙,锉)各一分。上为粗末。每服一钱匕,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食前温服,一日二次。(《圣济总录》龙齿汤)
3、治小儿惊悸夜啼 龙齿、茯苓、白附子(炮)、蝉蜕、甘草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小钱,临卧薄荷汤下。(《朱氏集验方》龙齿散)
4、治鬼黄,病人汗不出,渐加困重,啜气心胀,唇黑,遍身黄,妄见异物 龙齿、麦冬(去心,焙)、人参各一两,远志(去心)三分,甘草(炙,锉)一分。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鬼黄,宜烙中脘穴,更灸二七壮,次烙背心及灸上囟一七壮,又烙心俞、肝俞、肾俞。(《圣济总录》龙齿汤)
5、治因惊成痫,狂言妄语:龙齿(研)、铁粉(铁落)(研)、寒水石(研)各一两,茯神(去木)一两半。上四味,捣研罗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米饮下。(《圣济总录》龙齿丸)
6、治伤寒阳痉,通体大热,心神烦悸 龙齿一两,前胡(去芦头)一两,犀角屑半两,牛黄(别研)半分,麦冬(去心,焙)二两。上为细散,入牛黄同研均匀。每服二钱,以竹沥调下,不拘时候温服。(《圣惠方》龙齿散)
7、治小儿惊热如火,亦治温壮:龙齿为末。调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龙齿散)
8、治小儿天钓,手脚掣动,眼目不定,有时笑啼或嗔怒,爪甲皆青:龙齿半两(细研),钩藤、白茯苓各半两,蝉蜕二七枚(微炒),黄丹(铅丹)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 锉),铁粉(铁落)一分(细研),朱砂一分(细研),川大黄一分(锉碎,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六分,量儿大小,分减 温服。(《圣惠方》龙齿散)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271

云药世家健康颈肩腰
标签:中药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