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金芍药、白芍药
【中药名】白芍 baishao
【别名】金芍药、白芍药。
【英文名】Paeoniae Radix Alba。
【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肥大,通常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茎直立,光滑无毛。叶互生;具长柄;2回三出复叶,小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缘具极细乳突,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在下面隆起。花甚大,单生于花茎的分枝顶端;萼片3,叶状;花瓣10片左右或更多,倒卵形,白色、粉红色或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心皮分离。瞢葖果卵形,先端钩状向外弯。花期5~7月,果期6~7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高原丛中。分布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采挖已栽植4~5年生的芍药根,除去根茎及须根,洗净,刮去粗皮,加入沸水中略煮,使根发软,捞出晒干。
【药材性状】圆柱形,粗细均匀,大多顺直。长5~20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棕色或浅棕色,外皮未去尽处显棕褐色斑痕,较粗糙,有明显的纵皱纹及细根痕,偶见横向皮孔。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切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棕色,角质样,木质部呈放射状。气无,味微苦而酸。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酸。归肝经、脾经。
【功效主治】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
④《唐本草》:益女子血。
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⑥《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
⑦王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⑧《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临床应用】用量4.5~9克,煎服;或入丸散。用治头痛眩晕、胸胁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
【药理】应用HPLC研究表明,芍药根经去皮、水煮后苷类成分略有下降,但其中的有害成分苯甲酸则明显降低。有解痉、镇痛、抗炎、抗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白芍应用较广泛,有的学者认为许多作用类似“人参”。野生品种与栽培品种作用相似。对中枢有抑制作用,可解热降温,镇静催眠;具有解痉、抗炎、抗溃、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耐缺氧、降血压、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保肝、抗诱变抗肿瘤、抑制肥大细胞组织胺释放、神经接头去极化等作用;有毒。
【成分】本品含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白芍苷、常春藤皂苷元、芍药苷元酮、没食子酰芍药苷、山柰酚-3,7-二-O-β-D-葡萄糖苷、胡萝卜苷、β-谷固醇、芍药乳糖酮等,挥发油中主要含苯甲酸、牡丹酚等。
【使用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虚寒证不宜单用。
【药方】
①治妇人胁痛:香附子四两(黄子醋二碗,盐一两,煮干为度),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药。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无时服。(《朱氏集验医方》芍药汤)
②治下痢便脓血,里急后重,下血调气:芍药一两,当归半两,黄连半两,槟榔、木香二钱;甘草二钱(炒),大黄三钱,黄芩半两,肉桂二钱半。上细切,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素问病机保命集》芍药汤)
③治泄痢腹痛:黄芩、白芍各30克,甘草15克。为粗末,每服15克,水煎。(《保命集》黄芩芍药汤)
④治衄血,咯血:白芍30克,犀角末0.3克。为末,水服,血止为限。(《古今录验》)
⑤治痛经:白芍二两,干姜八钱。共为细末,分成八包,月经来时,每日服一包,黄酒为引,连服三个星期。(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⑥ 治妇女赤白带下,年月深久不瘥者 白芍药三大两,干姜半大两。细锉,熬令黄,捣下筛。空肚,和饮汁服二钱匕,日再。(《广利方》)
⑦治金创血不止,痛:白芍药一两,熬令黄,杵令细为散。酒或米次下二钱,并得。初三服,渐加。(《广利方》)
⑧治脚气肿痛:白芍药六两,甘草一两。为末,白汤点服。(《岁时广记》)
⑨治风毒骨髓疼痛: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为末,夹绢袋盛,酒三升,渍五日。每服三合,日三服。(《经验后方》)
⑩治血崩腹痛 白芍(酒炒黄)一两,侧柏叶(炒黑)六两。二味共为末,酒调服。(《一盘珠》六一散)
⑾治产后血晕绝,不识人 芍药半两为末,乱发一两烧灰,上相和研令匀。每服二钱,以热酒调服之。须臾再服之,立效也。(《普济方》芍药汤)
⑿治妇人血伤兼赤白带下 芍药、黄芪、生地黄各三两,艾叶一两。上四味,(口父)咀,如麻豆大。以绢袋盛,浸酒一斗。经宿后,每食前随量温饮之。(《普济方》芍药酒浸方)
⒀治伤寒发汗病不解,反恶寒,阳虚之证 芍药、甘草(炙)各三两,附子(炮,去皮脐,破八片)一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芍药甘草附子汤)
⒁治阴虚发热 芍药、黄芪、甘草、青蒿各一两半。上为粗散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一盏,温服。(《普济方》芍药散)
⒂治产后虚烦不得眠 白芍、当归、栀子各五钱,淡豆豉半合。上用水二钟半,先煮前三味。得二钟,内香豉煮取一钟半。去滓,分二次温服。(《济阴纲目》芍药栀豉汤)
【食疗方】
1.芍钩冬瓜汤
芍药2钱、钩藤2钱、冬瓜半斤。芍药、钩陈加水熬煮20分钟 2.再与冬瓜一起下锅熬汤至冬瓜熟透 3.视个人口味加调味料
功效 对於长时间使用手指导致的疼痛与心烦、头晕目眩有镇静效果
2.柴芍丹皮炖瘦肉
柴胡6克,牡丹皮6克,白芍10克,瘦猪肉30克,佐料适量。柴胡、丹皮、白芍洗净与瘦肉共炖,至肉烂熟,加佐料适量。饮汤食肉。
功效 疏肝解郁,柔肝清热。
3.痛泻粥
淮山药120克,炒白芍12克,陈皮6克,防风6克,红糖适量。将淮山药研成粉末,放入白芍、陈皮、防风的煎液中煮沸成粥,调入红糖服食。
功效 泻肝补脾,止痛止泻。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71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