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螵蛸,墨鱼骨,乌铡骨,乌鱼盖,乌鲗骨,乌贼鱼骨,乌贼骨,墨鱼盖,海蛸,乌鰂骨,墨乌骨,柔鱼骨,黑鱼骨
康康
阅读:168
2025-01-11 22:18:58
评论:0
【中药名】海螵蛸 haipiaoxiao
【别名】墨鱼骨,乌铡骨,乌鱼盖,乌鲗骨,乌贼鱼骨,乌贼骨,墨鱼盖,海蛸,乌鰂骨,墨乌骨,柔鱼骨,黑鱼骨
【药用部位】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内壳。
【动物形态】无针乌贼:胴部卵圆形,长度约为宽度的2倍。胴背具有多数近椭圆形白花斑,后端腹而有一个腺孔。鳍前端略窄,渐向后端宽,各腕的长度近相等。腕序为4>3>1>2,触腕长度略超过服长,触腕吸盘小而密,大小近相等。内壳长椭圆形,长度约为宽度的3倍,末端无骨针。 金乌贼(药材名为有针乌贼):眼后方有一个皮肤突出的线形肋。胴体呈卵圆形,长度为宽度的1.5倍。鳍窄,位于胴部左右,两侧全缘。腕的长短相近,腕序为4>3>1>2。体肉色,有细密的紫色色素斑。背部色深。
【产地分布】生活于深海中,每年春夏间,从越冬的深海区向岛屿附近浅海处进行产卵洄游。分布于我国各海域。
【采收加工】收集春、夏季漂浮在海边或积留在海滩上的乌贼骨,以淡水漂净,晒干。
【药材性状】呈中厚边薄的扁长椭圆形,全体粉白色,背面有瓷白色脊状隆起,有不甚明显的细小疣点;腹面平坦,有细密的波状横纹。体轻,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质。气微腥,味微咸。无针乌贼:较窄小,腹面无纵沟,波状横褶纹约占全长一半。有针乌贼:形大,腹面中央有纵沟,波状横纹几布满全体,尾有粗壮骨针。
【性味归经】性温,味咸、涩。归脾经、肾经。
【功效主治】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
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主吐血,呕血,崩漏,便血,衄血,创伤出血,肾虚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嘈杂,嗳气泛酸,湿疹溃疡。
1、《纲目》:主女子血枯病,伤肝,唾血下血,治疟消瘿。研末敷小儿疳疮,痘疮臭烂,丈夫阴疮,汤火伤,跌伤出血。烧存性,同鸡子黄涂小儿重舌、鹅口,同蒲黄末敷舌肿血出如泉,同银朱吹鼻治喉痹,同麝香吹耳治聤耳有脓及耳聋。
2、《现代实用中药》:为制酸药,对胃酸过多、胃溃疡有效。
3、《本草拾遗》:主妇人血瘕,杀小虫。
4、《唐本草》:疗人目中翳。
5、《要药分剂》:通经络,去寒湿。
6、《本经》: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癥瘕,无子。
7、《日华子本草》:疗血崩。
8、《药性论》:止妇人漏血,主耳聋。
9、《食疗本草》:主小儿大人下痢,炙今黄,去皮细研成粉,粥中调服之。
10、《别录》: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一作丈夫阴中肿痛》),又止疮多脓汁不燥。
【应用】用量5~9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用治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溃疡病、损伤出血、疮多脓汁。
【药理】具有骨折修复、抗辐射、调节和促进免疫、抗肿瘤和抗溃疡作用。
【成分】含碳酸钙85%以上、甲壳质6%~7%,并含有少量的磷酸钙、氯化钠及镁盐等。
【使用禁忌】阴虚多热者慎服,久服易致便秘。
【药方】
1、治阴囊湿痒:乌贼骨、蒲黄、扑之。(《医宗三法》)
2、治疬疡:三年醋磨乌贼骨,先布摩肉赤,敷之。(《千金方》)
3、治外伤出血:海螵蛸、煅猪皮、人中白各一两,石灰一两半。共研细粉。消毒,撒于创面处,包扎即可。(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4、治耳底出脓:海螵蛸半钱,麝香一字。为末。以绵杖缴净,吹入耳中。(《澹寮方》)
5、治积年肠风下血,面色萎黄,下部肿疼,或如鼠妳,或如鸡冠,常似虫咬,痛痒不息:绿矾二两(烧令赤),乌贼鱼骨一两(炙令微黄),釜底墨一两。捣罗为末,用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赤糙米汤下三十丸。(《圣惠方》)
6、治小儿脐疮出脓及血:海螵蛸、胭脂,为末,油调搽之。(《圣惠方》)
7、胃痛吐酸:海螵蛸15g,贝母(川贝母)、甘草各6g,瓦楞子9g。共为细末。每次服6g。
8、治哮喘 海螵蛸,焙干研成细末。每日3次,每次4.5g,温开水送服。(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新编》)
9、治妇人久办白带下:乌贼骨一两(烧灰),白矾三两(烧汁尽),釜底墨二两。捣罗为末,用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圣惠方》)
10、治鼻血不止:乌贼鱼骨、槐花等分。举生半炒,为末吹鼻。(《世医得效方》)
11、治头上生疮:海螵蛸、白胶香各二钱,轻粉五分。为末。先以油润净乃搽末。(《卫生易简方》)
12、治诸疳疮:海螵蛸三分,白及三分,轻粉一分。为末。先用浆水洗,拭干贴。(《小儿药证直诀》白粉散)
13、治小便血淋:海螵蛸末一钱。生地黄汁调服。(《经验方》)
14、治各种外伤出血:骨粉、海螵蛸、蒲黄炭各等分。研细末,过150目筛,混合即得。撒于创面,稍加压即可凝固止血。(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5、治胃出血 海螵蛸15g,白及18g。共研细末。每次服4.5g,日服3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16、治慢性气管炎,兼治慢性哮喘:海螵蛸60克,地龙60克,百部15克。共研末,加白糖200克,每服6克,日3次。(《青岛中草药手册》)
17、治妇人漏下不止:乌贼骨、当归各二两,鹿茸、阿胶各三两,蒲黄一两。上五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服。(《千金方》)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