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条党,单枝党,板桥党,防党参,上党参,狮头参,黄参,潞党参,辽党,中灵草,上党人参,台党,野台参,文员党,西党,汉中党,文党,文元党,纹党,晶党,东党
【中药名】党参 dangshen
【别名】条党,单枝党,板桥党,防党参,上党参,狮头参,黄参,潞党参,辽党,中灵草,上党人参,台党,野台参,文员党,西党,汉中党,文党,文元党,纹党,晶党,东党
【药用部位】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
【植物形态】草质藤本。除叶片两面密被柔毛外,全体几近无毛。根常肥大肉质,呈纺锤状或纺锤状圆柱形,少分枝或中部以下略有分枝,表面灰黄色。茎缠绕多分枝。叶在主茎及侧枝上的互生,在小枝上的近于对生;叶片卵形、窄卵形或披针形,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较圆钝,稀心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边缘浅钝锯齿。花单生于枝端,与叶柄互生或近于对生;有花梗,花萼5深裂,仅基部与子房合生,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急尖,微波状或近于全缘;花冠钟状,淡黄绿色内有紫斑,5浅裂,裂片近于正三角形;花丝基部微扩大;子房下位。种子多数,椭圆形,细小,棕黄色。花、果期7~10月。
【产地分布】生长于海拔900~2300米的林边灌木丛中,现有大量栽培。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3年生以上的根,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圆柱形,末端较细,有的分枝,长10~45厘米, 径0.5~2厘米。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和芽,习称“狮子盘头”,根头下部有环状横纹,全体有明显不规则的纵沟及散在横长皮孔;支根断落处有黑褐色胶状物,习称“豆豉尾”。质较软而结实,断面稍有裂隙,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气香特异,味甜。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脾经、肺经。
【功效主治】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补中,益气,生津,益肺。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便溏,内热消渴,久泻,脱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诸证。
【应用】用量9~30克,煎服;或熬膏、入丸、散。生津、养血宜生用;补脾益肺宜炙用。用治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药理】增强机体应激能力、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溃疡,能使离体豚鼠和兔肠紧张性升高,收缩加强,并能拮抗5-羟色胺引起的肠挛缩,但对乙酰胆碱引起的无明显作用;能显著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或环己巴比妥的睡眠时间;能增进或改善小鼠记忆的获得、记忆巩固和樟柳碱引起的记忆获得障碍;可使家兔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增加,白细胞总数减少。还有抗肿瘤、升高血糖和抑菌作用等。党参水煎液灌胃,使小鼠对钴-γ射线有一定保护作用。多糖对实验动物应激性溃疡等多种溃疡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党参注射液有抗心肌缺血、缺氧的功效与作用。
【成分】党参含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苷、微量生物碱、氨基酸、多糖及皂苷,并含有丁香苷、正己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蒲公英赛醇、无羁萜等成分。
【使用禁忌】实证、热证禁服;正虚邪实证,不宜单独应用,不宜与黎芦同用。
【药方】
本文链接!网址:https://yunyaoshijia.com/?id=150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